據新聞媒體報道,近期,倫敦阿克斯布里奇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暴力事件!一名來自阿富汗的非法移民殘忍刺傷了正在遛狗的49歲男子韋恩·布羅德赫斯特(Wayne Broadhurst),最終導致其死亡,同時還有一名45歲的男子和14歲的男孩受傷。
![]()
這名阿富汗嫌疑人薩菲·達伍德(Safi Dawood)現年22歲,于2020年非法藏匿在一輛卡車的后廂中進入英國。隨后,他申請了庇護,并在2022年獲得批準。
據AI分析,此人很可能不是直接從阿富汗出發,而是通過復雜的非法移民路線:先經伊朗、土耳其等國進入歐洲大陸(如希臘或法國),然后藏匿在貨車中穿越英吉利海峽進入英國。
![]()
英國政府真是好說話!海關都會攔截外來物種,怕威脅本地生態鏈,他們卻給予一個非法闖入者庇護權和居留權。難道他們不分析一下,這個人來自哪里?他可是來自阿富汗,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國家,宗教極端主義思想在那里非常盛行。
兩年后,這位衣食住行都依靠英國政府的阿富汗人用匕首回報了英國政府的善意。
報道中指出,被殺男子在遛狗時,目睹并試圖阻止該移民對其他兩名受害者的襲擊,被殘忍捅傷致死。警方聲明,這一事件不是恐怖主義行為,但公眾對其背景的關注不可忽視。這就是一起農夫與蛇的故事。
![]()
我認為,這位遛狗的男子應該獲評見義勇為獎勵!英國的卡內基英雄基金會,倫敦市的治安官勇敢獎,應該主動站出來,追認他為英雄,所有“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仗義之人都值得尊重。
這起悲劇發生后,社交平臺上出現了不少關于移民身份和恐怖主義的討論。對英國政府那是一片罵聲!就連全球著名企業家,X平臺坐擁2.2億粉絲的馬斯克都看不下去了。他用托爾金的小說《霍比特人》比喻英國的現狀,并將這條信息設置為置頂。
![]()
他說:“托爾金筆下的霍比特人,指的是英國郡的溫文爾雅的居民,他們并不知道遠方發生的恐怖事件。他們之所以能夠過上和平安寧的生活,僅僅是因為他們受到了剛鐸鐵衛隊的保護。如果非法移民的浪潮得不到遏制,那么像那位遛狗時慘遭殺害的善良男子一樣的悲劇,將會在整個英國上演。英國人是時候與湯米·羅賓遜這樣的硬漢結盟,為生存而戰,否則他們必將全部滅亡”。
同時他還發帖認為,“英國內戰不可避免,只是時間問題”。英國將陷入內戰?這話聽起來有點危言聳聽,但是看看英國的現狀,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據資料顯示,英國大規模接收穆斯林移民的起點始于20 世紀50年代,當時二戰結束之后不久,英國需要大量勞動力,因此開放移民窗口,主要路徑是“勞工先行—家屬跟進—難民補充—自然增長”。穆斯林人口增長還不是太快。
![]()
移民的高峰期是在2004年歐盟擴張之后,英國開放邊境,主要來自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阿富汗等穆斯林國家的非法移民和難民大量涌入。有人統計:自1997年以來,英國每一年的移民數量,都超過了5世紀到二戰結束這1500年的總和。
這些非法移民和難民沒有證件,未經審查,反而被英國政府安置在相當不錯的酒店,吃住工作一條龍服務,簡直不要太爽!一名英國記者采訪剛剛登陸英國的穆斯林非法移民們,采訪內容公布后震驚世界,全世界的非法移民都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橫渡英吉利海峽就到了天堂。英國每年花數十億的財政資金養這些人。可能英國認為,為善良買單值得。
![]()
據統計,現在英國的穆斯林人口約370萬,占總人口的6%,有超過3000座清真寺,130個伊斯蘭教法法庭,50個伊斯蘭教法委員會,78%的穆斯林女性不工作,領取國家補助和免費住宿,63%的穆斯林不工作,穆斯林家庭平均有六到八個孩子,他們都獲得免費住宿,英國的每所學校都被要求教授伊斯蘭教相關內容。美國副總統萬斯曾經調侃說,英國是第一個擁核的穆斯林國家。
當他們人口足夠多的時候,第一步,建立社區聚居地,清真寺越建越多。第二步:穆斯林積極參政,競選市議員。第三步:穆斯林當政后吸引和鼓勵更多穆斯林來聚居。現在,英國的羅瑟勒姆、倫敦、伯明翰利茲、布萊克本、謝菲爾德、牛津、盧頓市、奧爾德姆、羅奇代爾的市長都是穆斯林。
![]()
但是英國政府認為,移民為經濟社會帶來了活力,豐富的文化多樣性。對穆斯林移民的擔憂是一種伊斯蘭恐懼癥!對于與穆斯林非法移民和難民相關的暴力案件,極力回避淡化。避免對雙方造成刺激。英國國王查爾斯在今年早些時候就專門走訪過穆斯林社區,肯定穆斯林社區做出的貢獻。
但是這種貢獻究竟有多大?恐怕不好說!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群體,絕大多數是不會融入當地社區的。他們只希望你“融入”他們。比如,你遛狗、你吃豬肉、你聽音樂、你看電視電影等,本來就是你的自由,但是會讓他們不爽,他們會干涉你的自由。
不過,他們自己是不受約束的。可以隨意在在超市零元購,隨時在街頭禱告,把清真寺喇叭聲放大,到學校到街頭任意傳教,如果你提出意見,那你就是政治不正確。英國政府也會根據《網絡安全法》,以“仇恨言論”為由,提起刑事訴訟。
![]()
悲劇事發地倫敦市市長薩迪克·汗,在2024年第三次當選倫敦市長時發表了演講。他說,伊斯蘭教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宗教。”“我們必須向他們表明,伊斯蘭教贊美多樣性,我們贊美我們的兄弟姐妹,無論他們是穆斯林還是非穆斯林。”
話雖如此,但是現實生活卻打臉。據統計,在倫敦、伯明翰等移民聚集地,有移民背景的暴力犯罪愈發嚴重,尤其是社會治安問題顯得尤為突出。
最近就有媒體揭出,近15年來倫敦發生了9000多起涉及伊斯蘭移民團伙的強奸案。受害者多為英國本地少女,有的甚至被警方當作“麻煩制造者”,而施暴者卻被稱贊為“多元文化代表”。
![]()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英國時,直接提出禁止親穆斯林的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參加英國的活動。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嗯,我不想讓他在那!我要求他不要去。倫敦市長汗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市長之一……他等同于芝加哥市長。”
“汗市長干得太差了。在移民問題上,他簡直是災難。我要求他不要在那兒。我很久以前就不喜歡他了。”
“你知道,我對倫敦和英國有一種自豪——我母親出生在蘇格蘭。當我看到市長汗干得糟糕,刺殺案、骯臟、污穢——這已經不一樣了。不,我不想讓他在那兒!”
![]()
薩迪克·汗認為特朗普言對他的批評是種族主義、仇視伊斯蘭教和反穆斯林的。這種回應是不是很熟悉?所有批評伊斯蘭、批評穆斯林的人,他們都會給你扣上這樣的帽子。
從歷史發展角度來看,目前為止,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社區,還沒有在穆斯林人口占多數后仍然存在文化多樣性的!它們無一例外地走向了伊斯蘭化和一元化。
這個群體是一個以宗教為紐帶,堅持自我為中心的群體,他們拒絕接受移民國的法律法規和社會規則,戴頭巾,穿黑袍,宣傳宗教,隨意公共場所禱告,不斷擴建清真寺,不準女人單獨出行,不斷用宗教標準去蠶食世俗規則,英國政府居然認為他們帶來了豐富的文化多樣性,這是哪門子文化多樣性呢?
![]()
我認為,多元化應該是建立在自由、平等、互信、包容、理解、尊重等對等基礎上的多元化,而不是單向的一方付出另一方享受的多元化。像那種只準你包容我、理解我、尊重我、信任我的文化習俗,拿來干什么呢?
目前,從社會輿論來看,英國人的怒火正在被慢慢點燃!他們不反對任何一個族裔,而是系統性的失控:邊境沒人管,司法雙標準,移民零篩選。他們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只想要一個安全、自由、有序的生活環境,而這一切,現在被打破了!一種焦慮在彌漫。
未來,如英國政府沒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還是這樣放任自流,那么種族之間,宗教之間的矛盾激化升級不可避免!
英國的問題,值得警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