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WTT香港年度總決賽首批參賽名單正式對外公布,在混雙項目中,林詩棟/蒯曼成功入圍,而巴黎奧運會混雙冠軍得主孫穎莎與王楚欽這對組合卻意外不在名單之中,瞬間引發球迷熱議。莎頭組合的實力毋庸置疑,此次之所以未能躋身首批名單,原因在于近一年來搭檔參賽頻次銳減,導致混雙積分不足,混雙排名沒能進入世界前七。
![]()
按照WTT總決賽相關規則,混雙項目8個年度總決賽參賽名額中,7個由賽季積分榜排名前 7 的組合直接鎖定,僅剩1張外卡可供主辦方自行分配。巴黎奧運會后,國乒為推進新老交替、培養后備力量,有意識地減少了孫穎莎與王楚欽的混雙配對機會,將更多參賽名額留給林詩棟 / 蒯曼這對年輕組合,近一年來,“莎頭組合” 僅參加了多哈世乒賽和WTT中國大滿貫兩站混雙賽事,盡管兩戰全勝奪冠,卻因參賽基數不足,積分積累難以與頻繁出戰的對手抗衡,最終以微弱差距位列混雙積分榜第八,錯失直接晉級資格。
![]()
WTT 賽事積分體系的核心邏輯,在于鼓勵球員持續參與賽季內各項賽事,而非單純依賴某次大賽成績入圍,林詩棟/蒯曼組合憑借參賽積累的穩定積分鎖定名額,正是這一規則的直接體現。莎頭組合減少混雙參賽則是國乒戰略布局的需要,讓兩人集中精力備戰單打,同時為年輕組合騰出成長空間,待到重大賽事時,便有兩組混雙球員可以備選。
![]()
![]()
不過,孫穎莎與王楚欽未在總決賽首批參賽名單中,并不意味著莎頭組合與總決賽混雙絕緣,賽事設置的主辦方外卡,為兩人保留了參賽可能。從外卡分配邏輯來看,主辦方往往會綜合考量選手的賽事影響力、商業價值與球迷期待度,莎頭組合作為國際乒壇最具人氣的組合之一,外戰勝率高達98%,賽場表現兼具競技性與觀賞性,能夠極大提升賽事關注度和票房號召力。加之香港組合黃鎮廷/杜凱琹已直接入圍,主辦方無需為兼顧本地區選手而傾斜外卡,讓莎頭組合獲得外卡參賽的前景變得極為明朗。
![]()
![]()
WTT年度總決賽首批參賽名單公布,莎頭組合未入選,卻仍有機會憑外卡參賽,憑借莎頭組合此前在混雙賽場上所展現出的默契與統治力,參賽仍將是冠軍的最有力爭奪者。畢竟,這對搭檔歷經八年磨合,從亞青賽到奧運會,早已形成無需言語的賽場默契,而對于國乒來說,若能成功獲得香港主辦方給予的外卡,“莎頭組合” 與林詩棟/蒯曼這對“動漫組合”將形成 “雙保險” ,極大提升包攬冠亞軍的概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