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胖東來又因員工管理事件引發熱議。這家以極致服務和高員工福利圈粉無數的“零售神話”,卻屢屢因嚴苛的處罰制度站上輿論風口。從12年老員工因未及時接待顧客被辭退,到員工餐試吃未洗筷先開除后轉崗,再到老員工一年遲到兩次被解雇,一系列事件讓大眾不禁發問:胖東來的“鐵律”,究竟是守護服務品質的底線,還是突破了人性化管理的邊界?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時間拉回2021年,入職12年的老員工劉霞,在整理貨物時未第一時間接待挑選內衣褲的顧客,被管理人員通過監控發現。盡管她工齡超十年,且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胖東來依據《各項管理制度》中“未及時放下手中工作接待顧客視為嚴重違紀”的條款,直接出具了《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書》。劉霞不服提起訴訟,主張經濟賠償等多項訴求,卻被法院駁回,只因公司制度經過公示培訓,程序合法。
![]()
無獨有偶,2019年一名工齡十幾年的老員工,因一年內累計遲到兩次,觸發“第一次警告、第二次開除”的規定,最終同樣在訴訟中敗訴。而2024年的“嘗面事件”更具戲劇性:美食城員工嘗面后未洗筷便攪拌員工餐,公司起初以“嚴重食品安全隱患”為由開除,后在輿論壓力下改為降薪學習、調離崗位。三次事件,兩次司法支持企業,一次因爭議調整,卻都讓胖東來陷入“嚴管”與“苛責”的爭論漩渦。張律師,對此,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呢?
![]()
青島市市北區法律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振海表示,不可否認,胖東來的成功離不開對服務品質的極致追求。從“不滿意就退貨”到員工高薪資高福利,它用實力打破了“零售業低薪常態”的魔咒,成為無數消費者心中的“良心企業”。而嚴苛的制度,正是其維持服務口碑的重要保障。正如法院判決所言,企業規章制度只要經過合法程序制定并公示,員工就有遵守的義務。胖東來在制度執行上的“零容忍”,本質是為了守住對消費者的承諾。
![]()
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嚴重違紀”的標準是否合理?12年老員工一次未及時迎客,十幾年老員工兩次遲到,這些行為是否真的達到了“必須開除”的嚴重程度?法律雖未明確“嚴重違紀”的統一標準,但管理學中“比例原則”早已成為共識——處罰應與過錯程度相匹配,辭退作為最嚴厲的處罰手段,理應是最后的選擇。對于老員工的偶發過失,是否可以先警告、培訓,而非直接“一棍子打死”?
胖東來的困境,其實是許多企業的縮影:如何在制度剛性與人文關懷間找到平衡?一方面,企業需要制度保障運營秩序,尤其是服務行業,細節決定成敗;另一方面,員工不是機器,偶有疏忽在所難免,過度嚴苛的制度不僅會寒了老員工的心,也會讓外界質疑企業的溫度。就像“嘗面事件”中,員工行為雖有不妥,但未直接影響消費者,初始開除決定顯然過重,最終調整處理方式,才體現了企業對人性化管理的回歸。
作為消費者,我們欣賞胖東來對服務品質的堅守;作為旁觀者,我們更希望看到一家有溫度的企業。畢竟,真正的“零售神話”,不僅要有讓顧客滿意的服務,更要有讓員工安心的管理。期待胖東來能在制度與人性間找到更好的平衡點,讓“鐵律”既有力度,也有溫度。而其他企業,也應從胖東來的爭議中吸取教訓:制度是管理的基石,但人文關懷才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靈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