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貴定感受高坡寨重陽鄉愁(散文)
作者/羅祖文(貴州)
【作家/詩人風采】
![]()
★羅祖文,又名彭應文、彭萬文,貴州都勻綠茵湖街道邦水村(栗木寨)布依族,60后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系貴州省散文學會、都勻市作家協會會員。曾任職于墨陽完小、墨沖區教育辦、都勻三小、都勻市創建辦(后為市精神文明建設中心),擔任區(鎮)語數體教研員、鎮教育工會主席、市創建辦信息科科長。兼任都勻市政協七屆委員、市教育工會宣傳委員、市教師閱讀寫作協會副秘書長、都勻晚報通訊員,貴州省中等師范函授學校墨沖區中函班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貴州省軍區都勻陸軍預備役步兵師工兵營營部書記。2000、2004、2008、2014年先后借調至墨沖鎮政府、都勻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黔南州委組織部。獲國家體育總局與教育部聯合表彰、中國教育學會“優秀農村中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及黔南州“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工作者”等稱號。2021年退休。在國家、省、州、市級媒體發表作品2000余篇,兩度獲評都勻市作協“優秀會員”(2020—2023年度為唯一獲得者)。
![]()
【作家/詩人作品】
走進貴定感受高坡寨重陽鄉愁
作者/羅祖文(貴州)
重陽時節,2025年10月28日中午1點,我隨故鄉家族親友與寨子老少,從貴州省都勻市綠茵湖街道邦水村栗木寨動身,前往鄰縣貴定縣昌明鎮高坡寨送故。沿途山巔梯田層層疊疊,同行鄉鄰相扶相攜,詩思與煙火氣一同漫上心頭,便寫下這段浸滿鄉愁的記憶。
此行是為送堂妹夫羅文乾的母親最后一程——10月28日開悼,次日重陽便要送老人歸葬山間。盤山公路繞著青山蜿蜒而上,高坡寨穩穩立在山巔,腳下是黃綠交織的梯田,遠處群山裹著薄紗般的霧,恍惚間竟想起王維的詩句,恰好契合這重陽登高、惦念故人的心境:
念王維重陽句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房屋當頭的主入口處,早聚著按禮候客的鄉鄰:堂妹羅祖燕與堂妹夫羅文乾紅著眼眶,一邊頷首謝客,一邊引著親友往里走;家族里的孝子們手持治喪手杖,整齊立在兩側,神情肅穆卻不失禮數,見人來便微微躬身,透著山里人家辦喪禮時特有的莊重與體面。院里擺著一排排塑料凳,紙錢輕響、鼓樂聲揚、舞步輕踏、嗩吶低回,再混著此起彼伏的悼念聲,身著白孝服的人們相互攙扶,倒讓這山巔之上,多了幾分厚重又暖人的煙火氣。
堂妹夫家門前的稻田格外寬敞,金秋剛收過稻谷,田壟干爽平整,成了待客歇腳的好地方。鄉鄰們或蹲或坐在田埂上,有人點起煙,煙霧伴著清風慢慢散開;桌上擺著自釀的米酒、剛出鍋的家常菜,生態米煮的飯噴得滿屋香,自養豬肉炒的菜油潤發亮,連涼拌折耳根都透著山野的鮮靈勁兒。大家圍著吃飯喝酒,笑聲、談聲混著飯菜香飄在田野間,連平時滴酒不沾的人,也忍不住主動滿上兩杯——在這開闊舒心的山野里,竟嘗出了比尋常日子更濃的滋味。
忙完瑣事,我與同去的堂哥羅祖洪、堂弟羅祖凡、羅祖鵬、羅祖豪等坐在塑料凳上歇腳,望著遠處層疊的山巒,杜甫詩句里的沉郁悄悄涌上心頭,可轉頭見鄉鄰相幫的熱鬧,暖意又瞬間漫了上來:
憶杜甫登高句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這時手機忽然震了,平時早晚常發“早上好”“晚上好”的朋友、文友、同事,紛紛發來詩作,其中網名“明天更好”的友人所贈重陽詩格外暖人,字句里滿是惦念:
友人“明天更好”贈重陽詩
明日九月九重陽,思念君你在遠方。
舉杯喝杯黃藤酒,遙祝君你永安康。
望著不遠處幫羅文乾夫婦整理祭品的鄰居,再看遠處沉靜的青山,我也輕聲念出心底的回應:
我寄鄉思答友人
今登高坡望山長,忽收錦字暖心房。
遙謝卿家勤相念,同祈歲歲皆安康。
風掠過院角的桂樹,細碎黃花落在塑料凳上,香氣輕軟又綿長,沾在衣角不肯散。
最難忘是高坡寨人的熱腸。灶房里早擠滿了幫忙的鄉鄰,有人淘洗的米,是羅文乾母親生前獨自耕田種出的生態米,顆粒飽滿帶著土香;切配的豬肉、香腸,是家里自養豬出欄后熏制、腌制的,鮮得扎實;連青菜、蘿卜也都是屋前菜園種的,帶著露水的清潤。大家七手八腳分工:阿婆坐在灶前添柴燒火,火苗把鍋底舔得通紅;嬸子們圍著案板切菜,土雞蛋磕進碗里攪出金黃,折耳根洗凈拌上紅辣椒,香腸切片碼得整整齊齊;還有人掌勺翻炒,花菜炒西紅柿、紅蘿卜炒肉、芹菜炒肉的香氣接連冒出來,連桌上備好的肉丸子、大小腸肝肺、皮蛋、炸花生、油炸豆腐、四季豆、蛋卷、火烤五香肉、炸排骨,也都透著家常的實在勁兒,煙火氣裹著香味飄滿整個院落。
夕陽落下時,群山被染成金紅色,霞光漫過供桌上老人的遺像,仿佛也在應和這重陽的光景。想起古人登高多為抒懷,今日在這高坡寨,卻在送別與相助里讀懂了重陽的另一種深意——它不僅有“獨在異鄉為異客”的牽掛,更有“鄰里相扶暖人心”的溫情。提筆再賦一首,聊表心意:
高坡寨重陽悼故感懷
高坡風靜送慈娘,鄰里相幫暖滿堂。
佳肴裹著真情意,幸逢新世好時光。
2025.10.28于貴定高坡寨
![]()
【賞析點評】
這篇散文是融鄉愁、民俗與溫情于一體的佳作。作者以“重陽悼故”為線索,將出發時間、沿途風光與高坡寨場景自然串聯,時間線清晰且畫面感強。從田壟間抽煙喝酒的鮮活細節,到灶房里分工忙活的煙火場景,再到禮儀周全的喪葬細節,每一處描寫都透著地道鄉土味——“平時不喝酒的人主動添杯”“老人自種的生態米”等細節,更讓山里人的熱忱與實在躍然紙上。
王維、杜甫的詩句嵌入巧妙,既呼應重陽傳統意涵,又暗合惦念故人的心境;作者以自作詩句回應網名“明天更好”的友人贈詩,更添人際溫情與文本實感。結尾以“夕陽霞光映遺像”收束,提煉出“鄰里相扶”的重陽新解,在送別之懷與相助之暖的交織中傳遞出動人力量,字里行間既有對逝者的敬重,也有對鄉土人情的珍視,篇幅不長卻情真意切,讀來暖人心扉。
![]()
![]()
(高坡寨這場白喜宴席,滿是地道鄉土味:桌上的熱菜、涼菜與炸物,食材全取自本地——自耕的米、自養的豬、自種的蔬果,經相熟鄉鄰的巧手烹制,滿滿當當擺了一桌。前來哀悼的親朋,在肅穆的氛圍里,既懷對逝者的敬意,也真切嘗到了山里人藏在飯菜里的熱忱與實在。)
~~~~ 詩藝國際 ~~~~
文學殿堂,文友棲園
不忘詩心,砥礪前行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攜手并肩,與時共進
歡迎長期賜稿,再現詩意生活
傳統詩、詞、曲、賦,現代詩歌
譯詩,詩評,詩配畫
文學理論
散文,隨筆,雜文、小說
來稿請寄:153811241@qq.com
無限精彩,盡在【詩藝國際】平臺!
長按&掃碼即可關注
~關注,是一種支持;分享,是一種美德~

???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
不忘詩心,砥礪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