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日的記者發(fā)布會上,對有關印尼采購殲-10的傳聞,國防部發(fā)言人給予了非常標準的回復。相比于之前直接否認向埃及提供殲-10CE,這被視為一定程度上的默認。更有趣的是,剛從印尼傳來的消息顯示,42架殲-10B訂單能落地,居然是十三年前FD-2000贏得土耳其訂單的回旋鏢。
![]()
先說說十三年前那場震動全球軍貿市場的競標。2012 年土耳其要采購遠程防空導彈,美國的 “愛國者”、俄羅斯的 S-300、歐洲的 “紫菀” 都來了,誰也沒把中國的 FD-2000(也就是紅旗 - 9 的出口版)放在眼里。可沒想到土耳其軍方組織的實彈測試里,FD-2000 硬是打出了九發(fā)九中的成績,把其他對手都比了下去,最終拿下了這筆 30 億美元的訂單。
![]()
當時所有人都以為這是中國高端裝備打入西方市場的突破口,可土耳其打的是另一副算盤 —— 他們想拿中國導彈當籌碼,逼著美俄降價賣更好的裝備。中國軍工可不吃這一套,絕不會像韓國賣 K-9 那樣為了訂單送技術、搭生產線,最后這筆訂單終究黃了,土耳其轉頭買了俄羅斯的 S-400。
![]()
誰也沒料到,這場看似 “失敗” 的競標,反倒成了中國裝備的活廣告。FD-2000 在測試中展現的精準打擊能力,讓全世界看到中國軍工已經具備和美俄歐同臺競技的實力,尤其是那套能同時跟蹤 100 個目標、攔截 8 個目標的相控陣雷達系統(tǒng),徹底打破了西方對高端防空技術的壟斷。更關鍵的是,中國在這場交易里守住了底線,不做無原則的技術讓步,這種硬氣反倒贏得了不少國家的尊重,為后來的裝備出口攢下了口碑本錢。
![]()
而這場博弈的連鎖反應,恰恰砸中了印尼的空軍現代化計劃。這些年印尼空軍日子過得挺憋屈,手里的 F-16 都是幾十年的老古董,機體壽命早該到期,想升級又被美國漫天要價;蘇 - 27、蘇 - 30 倒是先進,可受制裁影響連零件都湊不齊,出勤率低得可憐。原本印尼打了個小算盤,想接手土耳其淘汰的 F-16,借著土耳其升級 F-35 的機會搭車升級,沒想到土耳其買了 S-400 后遭美國嚴厲制裁,直接被剝奪了 F-16 升級資格,印尼的如意算盤瞬間落空。
![]()
這時候美國又湊上來推銷 F-15EX,36 架要價 139 億美元,印尼看著口袋里的預算只能搖頭。法國 “陣風” 雖然拿下了 42 架訂單,可 81 億美元的價格讓印尼財政壓力山大,而且交付要等到 2026 年,全面形成戰(zhàn)力得熬到 2030 年,遠水解不了近渴。就在印尼犯愁的時候,中國殲 - 10 系列遞上了 “解決方案”。這次印尼選的殲 - 10B 雖然不是最先進的 CE 型號,但性價比簡直戳中了印尼的痛點 ——42 架總價才 16 億美元,單價不到 4000 萬美元,比 “陣風” 便宜一半還多,而且能快速交付,兩三年內就能形成戰(zhàn)力,正好填補老舊戰(zhàn)機退役后的空缺。
![]()
更重要的是,殲 - 10B 的硬實力完全能碾壓印尼原本心心念念的 F-16V。別看 F-16 號稱 “戰(zhàn)隼”,可最新型號也只是在老機體上換了航電,發(fā)動機還是老款 F110,導彈用的是射程 180 公里的 AIM-120C,連推力矢量技術都沒有。殲 - 10B 就不一樣了,搭載的 AL-31 發(fā)動機推力更強,還能兼容射程 250-300 公里的 PL-15 導彈,超視距作戰(zhàn)能把 F-16V 按在地上打。美媒都承認,殲 - 10 系列的鴨式布局天生機動性更優(yōu),加上隱身涂層和復合材料的應用,綜合性能對 F-16V 形成了壓倒性優(yōu)勢。
![]()
要是沒有十三年前 FD-2000 的 “亮肌肉”,印尼未必有勇氣跳出美俄歐的裝備體系。當年 FD-2000 在土耳其的九發(fā)九中,已經讓東南亞國家看到中國裝備的可靠性;后來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裝備 FD-2000 后頻頻公開實彈演練,更是給中國軍工做了免費宣傳。對比之下,美國軍售從來附帶一堆政治條件,土耳其就是前車之鑒,印尼可不想重蹈覆轍。中國出口裝備向來只談合作不談附加條件,還能提供從訓練到維護的一站式服務,這種靠譜勁兒正是印尼最看重的。
![]()
說起來這事兒也挺諷刺,當年美國逼走 FD-2000,如今反倒幫了殲 - 10 的忙。美國制裁土耳其斷了印尼的 F-16 升級路,自己的 F-15EX 又賣得太貴,等于把市場拱手讓給了中國。而中國當年在土耳其訂單上守住的底線,反倒成了如今的加分項 —— 印尼知道買殲 - 10 不會被卡脖子,更不會淪為大國博弈的籌碼。42 架殲 - 10B 落地后,很可能帶動印尼后續(xù)采購預警機、防空系統(tǒng),形成完整的中式裝備體系,這才是最劃算的長遠投資。
![]()
現在再看,十三年前 FD-2000 沒在土耳其落地不算輸,反倒是下了一盤大棋。那次競標讓中國軍工摸清了國際市場的規(guī)則,也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如今殲 - 10 擊敗 F-16 闖進東南亞,正是當年積累的口碑在發(fā)酵。這就像多米諾骨牌,第一塊在土耳其倒下,最后一塊在印尼掀起了波瀾。美國想靠技術壟斷和政治施壓把控軍貿市場的日子,看來是真的要過去了。而中國裝備靠實力說話、靠信譽立足的路,只會越走越寬。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