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川抗戰后的23集團軍第50軍144師,是劉湘集團的骨干隊伍。“皖南事變”中,該師奉命參與對新四軍的圍堵,因為作戰不利,防線被新四軍突破,使顧祝同、上官云相“圍殲”新四軍的美夢成空,時任師長唐明昭被扣押,準備嚴辦。
后來因為唐明昭是戰區副司令長官兼23集團軍司令唐式遵的侄兒,網開一面,只是撤職了事。唐明昭心理素質不過硬,為此很受刺激,竟然導致精神錯亂,回四川老家了。
![]()
這時盯著144師師長位置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顧祝同,他想往川軍里“摻沙子”,任命“自己人”少將高參柏良為師長;另一個是144師430團團長張昌德,別看他只是一個團長,此人活動能力極強,在軍官中結成“袍哥”關系,又舍得花錢,用錢財籠絡上下。又加上他姑父是148師師長潘佐,在50軍內有一定影響力,連戰區長官部也有不少人知道他。
柏良為師長的任命發出后,張昌德當師長的愿望落空,就聯絡另外兩個團長及其他軍官,抗拒命令,柏良拿著師長的任命書,卻不能上任。
顧祝同先是派吳公俠去勸解,張團長油鹽不進,集團軍司令“唐二瘟”唐式遵、50軍軍長范子英也裝出一副“為難”的樣子:這個混球,怎么說也不聽,顧長官,我們也沒得辦法呦!
背后卻偷著樂,看老顧的笑話。
不僅如此,為了讓老顧知道“鍋兒是鐵鑄的”,張昌德竟然策劃在太平縣銅山嶺伏擊準備去上任的“柏師長”,嚇得柏良又跑回長官部,說什么也不去了。
要不說顧長官真有涵養,他耐著性子,又派自己的副官楊義華前去“勾兌”,讓張昌德怎么也得“給長官部一點面子”嘛。
在楊副官的說和下,張昌德與柏良在云嶺見了一面。
柏良:不是兄弟非要當這個師長,實在是迫于命令……
張昌德:也不是兄弟故意為難啊,下面弟兄壓不住啊,都說中央軍要吃掉我們川軍……
柏良:……(心中一萬個那個啥在奔騰)。
張昌德:只要不到職指揮軍隊,其他都好商量……
張昌德:你看這樣行不,每月奉送餉銀二百四十元,另外一次性撥給你一個營一月的餉銀……
也就是說不用你來“上班”了,但有錢拿。
柏良還能說什么呢?拿著錢“享清福”去了。
饒是顧長官涵養再好,也忍不了了。
他下決心解決掉這支隊伍。
![]()
顧祝同的如意算盤是,調144師到石埭去“整編”,然后取消144師番號 ,把部隊官兵打散,化整為零,補充到各個部隊去。
此時144師實際已掌握在張昌德手里,顧祝同的“整編”計劃被他通過長官部的密友提前獲知。
張昌德也撥拉了一下自己的“小算盤”:周圍都是川籍部隊,應該不好意思向他下手,再說即使派個把師來,他也完全能夠對付。
這個倒也不是托大,張昌德在出川抗戰時就是團長了,并且他這個團在對日作戰中一直有著不錯的表現。
于是張昌德就將顧祝同準備取消144師番號的計劃告知全體官兵,一片嘩然,群情激憤,一致表示拒絕接受命令。張昌德調整部署,命令部隊修筑工事,擺出一副敢來就跟你玩命的架勢。
顧祝同看到來暗的不行了,那就明著來。他命令23集團軍司令唐式遵調部隊以武力解決144師。
雖說同為川軍部隊,張昌德是郭勛祺這條線上的,和唐式遵不是那么對付,唐也想借此撈點油水。
“唐二瘟”也不瘟了,竟然調了九個師圍攻144師,爆發了抗戰期間唯一一次川軍內訌戰。
結果可想而知,在與52師劉秉哲部發生激烈對戰后,張昌德敗退到新四軍根據地銅陵三條沖一帶,人困馬乏,非常凄慘。
新四軍想爭取這支隊伍,派人來同張昌德聯絡,并送來米面肉食,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張昌德當然不會投向新四軍,受不了那個紀律,也受不了那個窮。
這時顧祝同的副官楊義華又來電聯絡了,張昌德怒氣沖沖地告訴楊義華,“唐二瘟”欺人太甚,逼著我上“梁山”,剛才新四軍的人已經聯系過我了,你們看著辦吧。
顧祝同聽說后立即讓楊義華轉告張昌德說:“你若投靠日本人,將來還有立功贖罪的機會;若是投了新四軍,就是民族的罪人,死也不得翻身!”
有人認為這是顧祝同暗示張投日本人當漢奸,對此筆者并不贊同。只能說顧是兩權其害取其輕,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鬧大了,無論投日還是投共,作為戰區最高長官,他都是脫不了干系的,但投日的后果要輕得多。
張昌德“毅然”率部投向了日本。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張昌德惶惶不可終日,派人去向大漢奸陳公博“問計”,陳嘆了口氣說:“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辦,哪里還管得了你。”
張昌德又施展金錢攻勢,上下活動,不僅使自己的部隊又變成了堂堂的“國軍”,自己也成了少將“參議”,又抖起來了,還掛著少將軍銜,“榮歸”故里。
做人要低調,尤其是當過漢奸的。
先前,張昌德在成都有所房子,被軍校的學生住了,張昌德擺出少將的官威,要將學生們驅趕出去,因而發生糾紛。
學生們翻出一份當初通緝他的官方文告,然后聯名電呈國民政府,要求對張昌德以漢奸治罪。
張昌德當偽軍時手下有個師長叫李志千,已經以漢奸罪被槍斃,李志千的老婆在南京大吵大鬧,李志千是師長,張昌德是軍長,為什么殺李而賞張?
人家質疑的有道理啊。
終于,委員長坐不住了,打了打自己的“小算盤”,覺得留著這貨也沒多大價值了,于是下令將張昌德逮捕。
張昌德的二妾張瑞林在他被捕后,四處奔走,上下打點,有錢能使磨推鬼(沒寫錯,就是磨推鬼),張的案子又緩了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沒人接手查辦,有了緩解寬釋的兆頭。
當時在軍法局有個叫程鄰芳的是南陵人,張昌德當漢奸期間把南陵禍害的不輕,于是就把張案有寬釋可能的消息透露給安徽南陵縣相關方面,南陵各界人士聯名呈訴張昌德的漢奸罪行,強烈要求懲處。
軍法局迫于壓力,只好開庭提審。
張昌德在庭審中,透露了投降日本是受顧祝同“暗示”一節,令顧惱羞成怒,反而加速了處死張昌德的進程。
1947年5月,張昌德在南京被執行死刑。
![]()
縱觀整個事件始末,別的沒有看到,只有一個大大的“私”字,遮天蔽地。參與其間者,無論是張昌德、唐式遵,還是顧祝同、柏良,無一不是“私”字當頭,什么國家名器,什么軍紀國法,都只是謀取私利的工具而已。
在以后的解放戰爭的戰場上,無論是在東北還是華東,中原還是中南,“敗不相救”幾乎成了這些身著呢制軍服、將星奪目的將領們通行的“價值觀”。偶爾如流星劃過天際一般出現的幾個骨鯁耿介之士,頻卻遭嘲笑和戲弄。
他們像那些北洋軍閥時期的老祖宗們一樣,視兵為自己的命根子,成天盤算著如何消耗別人,壯大自己。
國都沒了,兵有個鳥用!
此謂私利淆亂公理。
大敵當前,兄弟兩個搞“摩擦”,寧投敵不投共,這是內斗重于國爭。
內事外事靡亂至此,怎么能不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