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線城市的流行風向,總是在新興和復古間反復橫跳。
Z時代的年輕人作為最包容的一代,對所有流行事物都秉承著來者不拒的態(tài)度。這點從他們在溜冰場中輾轉(zhuǎn)騰挪的身姿就能看出來。

最近一兩年,張嘴閉嘴熱梗,頭像每禮拜都換的千禧一代都紛紛投入溜冰場的懷抱。而且他們和自己父母長輩一樣,都喜歡在花紅柳綠的燈光里,手拉手朝一個方向滑。
海量的客源,讓一二線城市催生出大量質(zhì)樸又復古的溜冰場。
老輩子們(單指70、80后)看到溜冰場里人聲鼎沸的一幕時,想必也會想起40年前,自己窩在錄像廳后排看盜版港片春心暗動的時代。

不懂就問,千禧文藝復興的第一炮,怎么就從溜冰場打起了?
想搞清楚這點,還得從溜冰場的第一次漢化運動開始說起。
![]()
千禧年的潮流運動
誕生于18世紀的輪滑運動,早在上世紀30年代被引入上海。這種初代溜冰場因場地舒適整潔,現(xiàn)場配有樂隊伴奏和冷熱飲茶座,而備受上海白領階層和摩登青年的喜愛。
但這種票價昂貴,需要自帶裝備的溜冰場,也因為門檻太高沒有被廣泛普及。
![]()
真正讓這項運動形成規(guī)模并成為潮流的寶地,還是50年后的二三線城市和縣城商業(yè)街。
80年代初,國內(nèi)上下正處于“改革春風吹進門,中國人民抖精神”的狀態(tài)。
除了成批的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線和外資企業(yè),眾多海外流行產(chǎn)物也一股腦的涌入,并在三四線城市迅速崛起,這其中就包括溜冰場。
![]()
燈光昏黃的溜冰場里,金屬質(zhì)感的燈球折射出五顏六色的熒光,再配上震耳欲聾的歐美舞曲,和墻上覷著眼才能看清的美女貼畫,顯示出一種鄉(xiāng)村暴發(fā)戶式的土俗審美。
這樣雜亂無序的風格,卻讓精神世界匱乏幾十年的小鎮(zhèn)男女和待業(yè)青年,嗅到腐朽的資本主義氣息。那是一種名為開放、靡靡之音和銅臭味兒的美妙滋味,讓人觸及過后就難以自拔。

很快,溜冰場的熱度在三四線城市中迅速彌漫開來,占領了整個小鎮(zhèn)青年們的青春回憶。
90年代中期,中國二三線城市的小鎮(zhèn)CBD都有一個門庭若市的溜冰場。
每當夜幕降臨時,從鎮(zhèn)上三產(chǎn)工廠里下班的青年男女就會穿上自己的破洞牛仔褲,別上二手的漢顯BP,急不可耐的奔向溜冰場,恣意宣泄著滿到溢出的青春和荷爾蒙。
![]()
這種土中帶潮,青春活力拉滿的千禧年青春物語,也成為眾多文藝作品的靈感來源。這其中,以賈樟柯為首的眾多導演的鏡頭里,不乏溜冰場里發(fā)生的愛情故事。
而最近幾年的東北文藝復興作品中,也經(jīng)常能見到主角在溜冰場的昏黃燈光下,思考著前路,迷茫著未來。
![]()
不過,那時候溜冰場里的“單排王者”們來不及考慮這些,他們大都在忙著偷師別人正滑、反滑、交叉滑的技巧。畢竟,那時候誰要能在溜冰場里來上幾個花樣滑冰和高難度動作,就絕對擁有優(yōu)先擇偶權。
但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還沒等他們學會更高難度的滑步,這項風靡全國城鎮(zhèn)的運動就迎來了急轉(zhuǎn)直下的命運。
2000年初期,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在國內(nèi)的普及,城鎮(zhèn)網(wǎng)吧行業(yè)也進入高速發(fā)展期。大批設備簡陋、環(huán)境惡劣但收費低廉的網(wǎng)吧,開始在城鎮(zhèn)CBD開門營業(yè)。
![]()
大大小小的網(wǎng)吧里人滿為患,輪滑這種需要本人親自運動的娛樂方式被逐步淘汰,曾經(jīng)的單排王子們也脫下旱冰鞋,擠在人群里排隊等機器。
梳著殺馬特發(fā)型的葬愛家族們也開始在KTV、迪廳里嘶吼宣泄,沒人愿意再去滑出一身臭汗。誰要是提一句相約溜冰場,都會被人嘲笑是老派少年。
![]()
十年后再次見到這群平地上的鬼火少年,都是在餐廳的過道里傳菜...

![]()
Z時代的文藝復興
按理說,在如今各行各業(yè)瘋狂內(nèi)卷的時代里,某個行業(yè)只要不求新求變就會被快速淘汰,更別肖想有起死回生的機會。
但就在2025年,溜冰場這種在二三線城市和縣城早已消失殆盡的娛樂項目,在劇本殺、密室逃脫、桌游店紛紛倒下之際,卻在北上廣和一線城市悄然興起。
![]()
讓人不解的是,這些死灰復燃的溜冰場,看上去和30年前毫無兩樣。
![]()
店面軟裝談不上升級,地上鋪的還是人造木地板,吊頂上掛著幾個義烏產(chǎn)的五彩射燈。破鑼嗓子的音箱里放著土嗨的DJ曲,甚至連免費的輪滑鞋都沒改良——還是千錘百煉包過漿,鞋坑被汗?jié)a得硬邦邦。
玩法也沒有更新,新一代“單排王者”還是在鬼迷日眼的昏黃燈光下,手拉手做人體蜈蚣式接龍。
![]()
但即便如此,來這里消費的人群還是和地鐵站的安檢隊伍一樣,忽忽悠悠,越拉越長。
![]()
而且,溜冰場產(chǎn)業(yè)最巔峰的時期,也只能擠進一線城市的城鄉(xiāng)結合部,在夾縫中求生存。
如今,這項上古運動的回歸,預示著這屆年輕人的休閑習慣變了。原因無他,不過是因為城市里能玩的項目越來越少。
雖然專家們奉勸年輕人,每天盡可能去進行“20分鐘公園效應”,并提示逛公園20分鐘能疏肝經(jīng)、通結節(jié),不用喝逍遙丸就能顯著減輕壓力,放棄辦公室暴力。
但實際去溜一圈就會發(fā)現(xiàn),公園里有點樹蔭的地方,要么被唱歌大爺?shù)囊繇懻紦?jù),要么被跳舞大媽的直播架侵占。想在綠地上伸伸老胳膊老腿,還要提防有兒童隨時爆沖,家長怪你不長眼。
![]()
籃球、足球、乒乓球這類需要租用場地的運動,消費水平越來越高。人均百十塊就能玩一下午的,幾乎絕跡。
騎行要奔四環(huán)開外,否則摔了還被人蛐蛐搶占路人的行車資源;想整點跑酷之類刺激的,脆皮打工人的醫(yī)保里余額還不夠報銷;找個不跑路的健身房充卡,每天就要在一堆散發(fā)惡臭之人的身旁屏住呼吸,想想就讓人窒息。
![]()
和以上這些休閑運動相比,溜冰場就顯得性價比很高了。即使是喜歡為高溢價買單的上海,也能花30滬幣滑到腳后跟起泡。
而且輪滑沒那么多復雜的裝備,不需要準備瑜伽課、營養(yǎng)補劑。只要你不怕香港腳,前臺找一雙不順拐的鞋就能輕松上手。為了拉攏顧客,一些溜冰場還有刷30塊門票,贈送聚酯纖維襪子的活動。
![]()
和其他有考級和進階的運動相比,輪滑也沒那么多炫技的空間,不用花錢逼自己上課,更不要請私教來開小灶。
從即將到來的第五消費時代來看,Z時代在休閑娛樂方面的消費重心,轉(zhuǎn)向?qū)嵱弥髁x和注重個人體驗。在他們看來,線下實體店的環(huán)境再高端,那也是給店長還裝修貸。線下約著玩的朋友再多,真心的沒幾個。融不進的圈子沒必要硬融,更沒必要為了交朋友而培養(yǎng)愛好。與其和一堆群友沒話找話,不如花幾十塊在溜冰場和陌生人拉拉小手,滑完一身輕松,找回“活人感”,感受經(jīng)濟上行時期的美,還能體會父輩年輕時的浪漫。
總之一句話,
溜冰場里的年輕人最懂怎樣討好自己!
![]()
↓失敗了叫堂哥,成功了就叫Giao哥?↓
↓評論區(qū)的@元寶一開口,我被聊破防了↓
設計/視覺 Lvv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