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元豐六年的一個晚上,忙碌了一天的蘇軾正準備去休息,抬頭的一瞬間忽然被窗外皎潔的月光所吸引,便去了好友張懷民的住所承天寺。
是夜,倆人漫步庭院中,為月光下的美景深深陶醉,由此寫下名作《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譯文:我正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恰好看到月光從窗戶射進來,不由得生出夜游的興致,于是高興地起身出門。
想到沒有可以共同游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還沒睡,我們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宛如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樹枝的影子。
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一個“閑”字,連蘇東坡也曾無限地心向往之。
01
閑,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心態
蘇軾才華橫溢,有濟世之志,卻屢屢懷才不遇。
因與王安石的激進改革之舉意見相左,被貶黃州,如同流放。
此時的他,成了一介“閑人”,也終于體會到了身為“閑人”的幸福。
月色好看,就邀請友人一同夜游承天寺,此刻沒有外界的紛紛擾擾,只有兩人的腳步聲和宛如湖水一般清澈的月色,好不快活。
這 些事情在別 人看起來無用, 在蘇軾看來卻是有滋有 味,自得其樂。
生 活中不缺風景,但要真正體會其中的好,于尋常生活中發現妙趣,卻需要有一份甘于遠離喧囂的清寧,一束淡于繁華的素簡。
詩心若無處歸依,
就會在喧囂中沉沒。
我們設立:守護詩脈群
每日寄詩,互守心燈,
不讓詩脈熄滅。
若你愿意留一盞心燈,
可掃碼入群
今日寄詩已在等你。
有一次,一個記者訪問林清玄:“休閑時做些什么?”
“什么也不做。”林清玄說,頓時兩人僵在那里。林清玄只好補充說明:“我不用心去做什么。”
其實,休閑主要是放松心情,不在時間和形式,只要保有幾分閑情,再忙的時候也能減少焦慮,沒事做時不至于無所適從。
不為一個念頭操心,不被一個焦躁留住,念來念轉,身心自在,這才是閑情。
如林清玄所說:
名利是閑情的世仇,瀟灑是閑情的好友,無礙才是閑情永遠的伴侶!
![]()
02
閑,不是荒廢時間,而是找到樂趣
蘇軾的一生,忙歸忙,卻不忘閑適之道。
他在《臨皋閑題》中寫道:“江山風月,本無常客,閑者便是主人。”
對他而言,“閑”是一種人生態度,是心境上的選擇。
不管現實處境如何,都不妨礙他閑觀山水淡看月。
被貶黃州之后,他就地取材,用當地盛產的豬肉,文火慢煮,加上佐料,做成了名揚四海的“東坡肉”。還專門寫了篇《豬肉頌》來科普: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被貶惠州之后,在這個嶺南的不毛之地,蘇軾竟也找到了新樂趣,那便是品嘗荔枝的美味。于是,就有了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這就是蘇軾,即便流落于天涯,也能安之若素。
在他眼中,所有的閑適時光,都是一個體驗生命的過程。
他的“閑”,從不是漫無目的浪費時日,而是于感知細微美好中,尋找樂趣,收獲平靜。
得益于這份智慧,讓他可以擺脫俗世諸多煩惱,從而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大自在。
正所謂:但得心閑到處閑。
人有一顆閑心,哪怕是在最低的境遇里,也能活出最高的境界。
![]()
03
從今天起,不妨作個閑人
22歲喪母,30歲喪妻,31歲喪父,42歲差點死去,45歲起不停被貶謫,49歲喪子,直到60歲還被貶,66歲走到生命盡頭。
蘇軾這一生,真的太難了。
可是,他卻抓住苦難絕地反擊,在最低的境遇,活出了最高的境界——
從文人落魄成農夫,他能從農作中獲得快樂,自號“東坡居士”;
路遇暴雨無傘,他卻穿著草鞋拄著竹杖,從容地在路上唱歌;
貶到哪兒,吃到哪兒,最后吃出了一部蘇軾版《舌尖上的大宋》……
![]()
他在《行香子》中寫道:
“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他在《中隱堂詩》寫道:
“好古嗟生晚,偷閑厭久勞。“
偷得浮生半日閑,人間有味是清歡。
忙碌午后的一盞清茶,一壺老酒,一首小詩,都是莫大的享受。
閑,是蘇軾一生追求的大境界,也是他留給我們,萬古不朽的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
古語有云:“人生太閑,則別念竊生;太忙,則真性不現。”
人生最適宜的狀態,是在忙碌中修行,在休閑中怡情;遇忙處會偷閑,處鬧中能取靜。
從今天起,不妨作個閑人——
有閑心,有閑情,才是生活。
點亮【贊】和【在看】,愿我們都能隨時提醒自己,忙里偷閑,張弛有度,生活充實又幸福。
*文章綜合來源于網絡,編輯:拾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