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洱海間,越野跑者的腳步踏破晨霧,帆船帆板劃開碧波如練。在金秋10月的云南大理,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連續第三年在此舉辦。
三年來,一場大會與一個省份相互成就;三年來,戶外運動的種子在我國4億人心中生根發芽。從都市公園到鄉野山間,從專業賽事到日常鍛煉,戶外運動正成為今天中國人新的生活方式,也成為連接“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間的新紐帶。
![]()
10月24日,2025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在云南大理啟幕,開幕式現場,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發布《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24-2025)》。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蒼山洱海,運動讓人留戀
大理鴻貝文旅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程堯是一名來自重慶的“95后”創業者。依托大理獨特的戶外運動資源,她和愛人從學生時代開始創業,目前公司已涉足研學、企業團建、戶外運動培訓等多個戶外運動相關業態。
“我們是在大理生長起來的戶外俱樂部,在蒼山洱海間,通過登山、露營、騎行、攀巖、皮劃艇、槳板等項目鍛煉小朋友,用戶外運動激發他們的身心成長潛能。”程堯說。
![]()
10月25日,中國萬水千帆賽大理站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開賽,圖為參賽選手在比賽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愛上戶外,扎根大理,程堯成為了“新大理人”。最近三年,她能明顯感受到來大理玩戶外的人變多了。
大理白族自治州州長陳真永介紹,戶外運動產業大會連續在大理舉辦,為當地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三年來,戶外運動和體育賽事在全州廣泛開展,全鏈條消費持續攀升,持續推動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發展“增量”。
“旅居大理、品味鄉愁,春騎馬、夏攀巖、秋環海、冬徒步,運動健康軀體、美景療愈心靈,每年超1億游客在這里切身感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其中17%專門為戶外運動而來,大理正以其獨特魅力,成為人們向往的心靈棲居地。”陳真永說。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休閑與旅游學院院長蔣依依連續三年參加了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她深刻地感受到,三年間,人們對戶外運動的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
“原來人們來大理,要么是去古城、去蒼山洱海觀光,要么是找一個民宿曬太陽‘發呆’。而現在,大理多了很多自行車道、步道,洱海上也能看到帆船帆板,戶外運動成為了人們來到大理、留在大理的新理由。”蔣依依說。
![]()
10月25日,中國萬水千帆賽大理站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開賽,圖為參賽船只從出發點下水。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彩云之南,掀起戶外熱潮
10月25日至26日,2025年中國萬水千帆賽大理站在洱海之濱舉辦。作為2025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賽事活動之一,該項國家級賽事連續三年落戶大理。
來自北京的張雨泉是本屆賽事參賽選手,他去年來到云南大理旅居,曾和女兒體驗過玉溪撫仙湖的帆船活動,此后一家人沉醉其中。這次恰巧看到洱海有帆船賽,便果斷報名。
“云南的自然條件太棒了,有各種各樣的高原湖泊,一年四季氣候溫和,有可以開展水上運動的條件。”張雨泉說。
不僅是帆船,在戶外運動產業大會的帶動下,“大香格里拉”戶外運動發展集聚區、體驗區吸引了越來越多戶外運動愛好者,云南也逐步形成了“水、陸、空、山、雪、冰”多項目設置、多地域覆蓋的戶外產品供給體系。
![]()
10月24日,2025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在云南大理啟幕,圖為演員在大會開幕式上表演節目。 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云南資深戶外運動者、自媒體博主陳劍(網名“干草”)看來,云南的戶外運動經歷了從專業小眾到全民參與的升級。
“云南具有全世界最好的戶外運動環境,”陳劍親歷了云南戶外的“拓荒時代”,也感慨于當前戶外運動發展的“黃金年代”。從十幾年前的小眾越野賽,到昆明高原半程馬拉松、環洱海自行車賽和格蘭芬多自行車節等標志性賽事的興起,再到如今的戶外勝地,他既是云南戶外運動的參與者,也是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見證者。
陳劍形象地對比了早期的艱辛與如今的便利:“最早我們參加第一屆環洱海自行車賽(2010年)時,路況一言難盡,周圍哪有生態廊道?就是大公路。”而如今,隨著環滇池綠道、洱海生態廊道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全民參與的門檻極大降低。“現在只要你有時間有體力,都可以到戶外運動,開啟戶外生活。”
從2023年到2025年,云南的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加速推進。
2023年,首屆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在大理舉辦。從大會伊始,云南就明確了“全域布局、特色發展”的路徑。也是在這一年,云南省體育局牽頭制定了“戶外運動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體旅融合三年行動計劃”。
![]()
10月4日,游客在云南大理南澗彝族自治縣公郎鎮猛龍渡體驗“攀巖”運動。新華社發(適志宏 攝)
2024年,云南邁出協同發展關鍵一步,聯動大理、麗江、怒江、迪慶4個州(市),持續擦亮“高原訓練勝地、戶外運動天堂、四季賽事樂園”品牌。
2025年,大會以大理州為主承辦地,在深化云南“大香格里拉集聚區、體驗區”建設基礎上,按照“特色突出、優勢互補、協同聯動”的原則,將體驗表演、賽事活動等版塊輻射到昆明、昭通、曲靖、楚雄4個州(市),形成8個州(市)區域聯動的立體化格局。
云南省體育局局長楊中華說:“大會落戶云南三年來,我們以戶外運動破局體育產業發展,從完善頂層設計到強化部門協同,從聚焦品牌打造到提升服務保障,推動體育及相關產業規模三年實現翻番,年均增長23%,2025年將突破千億大關。戶外運動正成為云南經濟增長新引擎。”
![]()
10月4日,游客在云南大理南澗彝族自治縣公郎鎮猛龍渡體驗槳板。新華社發(適志宏 攝)
縱情山水,產業活力無限
不僅是云南,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戶外運動產業都在快速向前奔跑。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介紹,2024至2025年,我國戶外運動產業市場潛力得到有效激發、場地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展現出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已成為體育產業增長最強勁的領域之一。
根據本屆大會發布的《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24-2025年)》,截至2025年6月底,我國戶外運動相關企業已達33.5萬家,其中,2025年上半年新增注冊相關企業約2.4萬余家。與此同時,截至2025年4月初,我國戶外運動參與人數已突破4億人。從消費項目看,冰雪、山地、水上項目參與度較高,馬拉松、騎行、鐵人三項、滑雪、漂流等項目關注度較高。VR虛擬登山、騎行、潛水等沉浸式體驗,“夜經濟”下的夜間徒步、熒光騎行、星空露營等正成為引領消費的新業態。
![]()
9月27日,首屆巴松措山地越野跑在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巴松措風景區舉行,圖為參賽選手穿過古村落錯高村。新華社記者 格桑朗杰 攝
面向未來,業內人士熱烈探討著如何更好地以戶外運動為途徑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浙江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主任周麗君說,戶外運動以低碳、綠色、親自然的特性,成為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的橋梁。
國家林草局林場種苗司副司長顏國強表示:“戶外運動的獨特魅力和價值根植于優美的生態,自然資源的生態價值通過戶外運動等產業的發展持續轉化為惠及民生、促進發展的金山銀山。”
戶外運動產業展現出的勃勃生機,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在綠水青山間追尋體育的樂趣。
![]()
10月26日,2025XTERRA 越野跑世界系列賽(張家界武陵源站)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完賽,圖為參賽選手在比賽中。新華社發(吳勇兵 攝)
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認為,從全國范圍內來看,戶外運動經濟形態變得更加成熟,戶外運動產業顯現出了成為宏觀經濟增長新一極的潛力。另一方面,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正在快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上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從過去三年的實踐來看,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正走出一條以人民為中心,將經濟發展與社會民生發展有機統一的人文經濟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在每年一度的戶外運動產業大會上得到了集中體現,戶外運動產業也將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的實現提供越來越重要的助力。”王裕雄說。
從大理看云南,從云南看全國;從戶外產業看體育產業,從三年迅猛發展看未來廣闊前景。站在即將開啟的“十五五”新起點上,正在崛起的戶外運動產業,是一個民族邁向健康中國的堅定步伐,一種生活方式在神州大地的最美綻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