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4月30日,東京日本棋院靜得能聽見折扇開合的聲音。中日圍棋擂臺賽迎來最終對決,聶衛平執黑,面對的是有“美學棋士”之稱的大竹英雄。這不僅是兩人首次交鋒,更是一場關乎國家榮譽的較量——聶衛平必須連勝五位日本高手,才能為中國隊挽回頹勢。
![]()
聶衛平背水一戰
第二屆中日圍棋擂臺賽自1986年3月開賽以來,戰況膠著。日本隊小林覺五連勝的輝煌戰績幾乎將中國隊逼至懸崖邊緣。雖然副帥馬曉春成功阻止了小林覺的連勝,卻敗給了片岡聰。如今,所有的壓力都落在了主帥聶衛平一人肩上。
大竹英雄,日本棋壇的傳奇人物,以其華麗的“美學棋風”和精準的速攻被譽為“快棋之仙”。面對這樣的對手,聶衛平選擇了一種出人意料的平穩開局。
布局斗智
比賽開始,雙方以星、小目開局。黑棋第五手,聶衛平走出單關守角——這是他在賽前精心準備的下法。白6分投,黑7低掛,局面看似平穩發展。
然而,真正的高手對決,平靜水面下總是暗流涌動。當白8使出二間高夾時,聶衛平不慌不忙,以黑9尖應對,保持了局面的平衡。這一系列著法,看似平常,卻暗含了聶衛平的戰略思考:不急于求成,先穩固陣地,等待時機。
![]()
中盤風云
隨著棋局進入中盤,風云突變。第37手,聶衛平的黑棋一著“鎮”顯得有些過分,給了白棋反擊的機會。果然,大竹英雄白38立刻跳出反擊,黑棋頓時陷入被動,憑空多出一塊孤棋。
觀戰室里的中國代表團成員無不捏了一把冷汗。難道聶衛平會在此處失手?
危急關頭,聶衛平展現出他超凡的棋感。第47手,黑棋果斷一“斷”,精準擊中白棋形狀的弱點。這一手如同手術刀般精準,頓時穿透了白棋的防守,讓黑棋重新找到了行棋的頭緒。
兩位頂尖高手在棋盤上展開激烈攻防,機會在黑白之間微妙地轉換。后來復盤發現,聶衛平其實錯過了一舉獲勝的良機,但即便如此,他依然牢牢掌控著局面的節奏。
![]()
收官定乾坤
隨著比賽進入尾聲,雙方都開啟了讀秒大戰。每一手棋都必須在秒表的滴答聲中完成,這對棋手的心理和棋藝都是極致考驗。
關鍵時刻,大竹英雄白156“點”試探應手,聶衛平159“拐”卻嚴重逸機,錯過了擴大優勢的機會。白160立刻“虎”補,局面瞬間變成黑棋僅稍好的細棋。
戰室里,中國隊的成員們心跳加速。難道歷經千辛萬苦,最終還是要功虧一簣?
然而,聶衛平在最后關頭展現出了他作為擂臺賽英雄的冷靜與堅韌。在時間壓力下,他依然保持著清晰的判斷,一步步將微小的優勢保持到終點。
![]()
當裁判數子的聲音響起:“黑勝2目半(黑貼5目半)”,中國圍棋界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
這場勝利不僅讓中國隊以9比8的總比分贏得了第二屆中日圍棋擂臺賽的勝利,更奠定了聶衛平在中國圍棋史上的特殊地位。從第一屆擂臺賽力挽狂瀾,到這次以一敵五,他真正成為了中國圍棋的“鐵門”。
而對于日本棋界而言,大竹英雄這位“美學棋士”的敗北,標志著一個時代的轉變。中國圍棋不再是被動挨打的追隨者,而是能夠與日本頂尖高手平等較量的競爭者。
這場比賽中的許多著法——從黑5的單關守角到黑47的斷,從白156的點到黑159的拐——都成為后來圍棋教科書上反復研究的經典。它們不僅記錄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對局,更見證了中國圍棋崛起的歷程。
![]()
聶衛平在賽后坦言:“這是我職業生涯中最艱難的一局棋。”正是這樣的艱難勝利,讓中國圍棋在世界的舞臺上站穩了腳跟,也為后來中韓圍棋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但那盤棋的每一個瞬間,依然在圍棋史冊上熠熠生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