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駐日美軍橫須賀基地的“華盛頓”號航母上,特朗普的演講拋出一顆重磅炸彈。
這位美國前總統當著現場官兵的面,直接宣布將要簽署行政令,叫停已經砸了9.93億美元的電磁彈射項目,要求后續(xù)航母全部改回蒸汽彈射器。
這一決定瞬間在全球范圍內掀起熱議,畢竟電磁彈射曾被當成美國海軍維持海上優(yōu)勢的王牌,如今突然“開倒車”,任誰都得琢磨琢磨背后的門道。
![]()
9.93億打水漂?電磁彈射的理想與現實落差
特朗普在演講時,兩次向臺下官兵發(fā)問“電磁與蒸汽彈射哪個更好”。
現場官兵給出的“蒸汽”歡呼聲,似乎成了他下定決定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在臺上直言電磁彈射“愚蠢、荒唐”,成本高還總出故障。
這可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吐槽電磁彈射,早在2017年他就批評這套數字化系統多花了數億卻沒半點用處,2019年視察時更是直接威脅要停用。
如此看來,這次叫停并非臨時起意,而是長期不滿積累后的爆發(fā)。
![]()
9.93億美元可不是小數目,這筆資金主要給了通用原子公司,用于電磁彈射器的研發(fā)、原型機測試以及“福特”號航母的首裝適配。
本來想著這套系統能憑借能量利用率高、適配機型廣的優(yōu)勢,徹底替代老舊的蒸汽彈射,結果卻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福特”號2018年測試時,747次彈射就出現10次嚴重故障,平均沒彈多少次就得停擺檢修。
![]()
本來想靠著新技術提升戰(zhàn)力,但后來發(fā)現連最基本的穩(wěn)定性都保證不了,這錢花得確實有點冤。
更讓人無奈的是,直到2023到2024年的實戰(zhàn)部署階段,電磁彈射的出動效率依舊不達標,甚至連F-35C隱形戰(zhàn)機都沒法正常適配。
網友們看到這數據,紛紛調侃“有懂王是美國人民的福氣”,畢竟沒人愿意看著納稅人的錢白白浪費。
但白宮發(fā)言人后續(xù)的回應卻很模糊,只說這是為了“加強海上主導地位”,至于具體怎么執(zhí)行、已經投入的資金怎么善后,半個字都沒提。
![]()
電磁彈射理論上的優(yōu)勢確實誘人,能量利用率能達到蒸汽彈射的十倍左右,不管是輕型無人機還是重型戰(zhàn)機都能適配。
可美國這套系統偏偏栽在了技術瓶頸上,飛輪儲能穩(wěn)定性不足,直線電機的推力控制精度也不夠,導致故障頻發(fā)。
反觀已經用了70年的蒸汽彈射,雖然笨重、耗淡水,但勝在成熟可靠,“尼米茲”級航母上的蒸汽系統,平均無故障間隔能達到四千多次,維護體系也相當完善。
這也就不難理解,特朗普為何鐵了心要改回蒸汽彈射。
![]()
改回蒸汽就靠譜?美國軍事研發(fā)的老毛病難根治
不過,改回蒸汽彈射真的是明智之舉嗎?戰(zhàn)略與預算評估中心專家布萊恩?克拉克早就指出,重新設計航母彈射系統得額外砸數十億美元,而且現有“福特”級后續(xù)艦的建造工作會全面停滯。
更麻煩的是,蒸汽彈射的相關生產線部分已經關停,想要重啟就得重建供應鏈,這中間耗費的時間和資金,恐怕又是一筆天文數字。
很顯然,特朗普只看到了電磁彈射的弊端,卻沒算清楚改回蒸汽彈射的代價。
美國軍事項目超支、失效似乎成了常態(tài),電磁彈射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
F-35戰(zhàn)機的TR3升級模塊,預算從7億美元一路飆升到20億美元,到現在也只有少數戰(zhàn)機具備完全任務能力。
里根時期的“星球大戰(zhàn)”計劃耗資千億最后不了了之,C-5A運輸機當年也超支了23億美元。
這些案例都暴露了美軍“重概念輕落地”的研發(fā)慣性,再加上軍工復合體的壟斷,成本虛高、利益捆綁的問題早就積重難返。
通用原子公司作為電磁彈射的核心供應商,因為缺乏競爭約束,在項目中屢屢出現天價采購的情況。
![]()
不說別的,一個普通的襯套能賣到9萬美元,一個咖啡杯敢標價1200美元,這樣的成本能不超支嗎?更關鍵的是,這家公司還通過宣稱項目涉及多州就業(yè)崗位,把國會綁上自己的利益戰(zhàn)車,就算性能不達標,照樣能持續(xù)拿到資金支持。
如此看來,電磁彈射項目的失敗,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制度和利益層面的深層積弊。
全球范圍內,電磁彈射技術的競爭已經進入新階段。
中國福建艦2025年完成了殲-15T、殲-35的彈射測試,這套系統采用馬偉明團隊的飛輪儲能技術,無故障間隔達到了數千次,成功實現了技術上的追平。
![]()
美媒對此憂心忡忡,擔心特朗普叫停項目后,美國會在這一領域被反超。
美國的問題不在于電磁彈射技術本身不可行,而在于研發(fā)管理失效和利益集團的綁架。
輿論場上的聲音也并非一邊倒,除了網友夸贊特朗普“懂行”,也有不少理性批評的聲音。
有網友質疑“退回蒸汽是技術倒退”,軍工分析師更是直接指出,特朗普只想著替換技術,卻沒提如何解決電磁彈射的核心缺陷,這種做法根本根治不了預算浪費的問題。
![]()
美國海軍內部的爭議也很大,海軍部長曾多次向特朗普解釋電磁彈射的長期價值,稱相關問題已經在逐步解決,但最終還是沒能改變他的決策,這種軍政分歧也讓美國航母技術的未來充滿變數。
特朗普叫停電磁彈射項目,表面上是9.93億美元投入與性能不達標之間的矛盾爆發(fā),深層里卻是美國軍事研發(fā)體系積弊的集中體現。
![]()
技術冒進、預算監(jiān)管缺失、軍工復合體壟斷,這些老毛病不解決,就算改回蒸汽彈射,也很難擺脫“超支-失效”的惡性循環(huán)。
網友們的調侃背后,是對軍費浪費的不滿,但簡單的“技術倒退”顯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未來,美國航母彈射技術到底會走向何方,現在還很難下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電磁彈射的競爭格局,已經因為這一決定悄然發(fā)生了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