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一篇在《紐約時報》刊發的長文把全球輿論徹底點燃。
文章作者是美國知名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他的觀點直指核心——美國,正在變成一個以國家身份進行系統性掠奪的角色。
而這一轉變的關鍵人物,就是再次入主白宮的特朗普。
美國現在的行為,已經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政策調整”或者“外交策略”,而是涉及對整個國際秩序的重新定義。尤其是在特朗普帶頭推動的一系列對外政策中,這種掠奪性越來越明顯。
![]()
特朗普政府不再遮掩目的
過去幾十年,美國一直自詡為全球事務的仲裁者,然而,這一切,在特朗普重新上臺之后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無論是對外政策的選擇,還是對盟友的態度,美國越來越多地采取強壓式手段,甚至出現了將國家資源與私人利益混合使用的情況。
這種做法,不再是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行為,更像是借助國家身份來為特定群體牟利。
![]()
就拿巴拿馬運河的事情來說,今年3月美國突然提出重新談判運河管理事務,甚至用制裁來威脅對方。
這種動作背后,并非單純的國家安全考量,而是牽扯到了特朗普身邊人的商業利益。這類把國家資源當成工具,為個人資本鋪路的做法,已經突破了傳統外交的邊界。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格陵蘭島問題上,特朗普政府直接提出要通過極低的代價獲得這塊資源豐富的領土,還暗示可能動用軍事手段。
![]()
這種操作不僅繞開了國際共識,也忽視了當地民眾的意見。資源是目標,方式卻越來越像是赤裸裸的強取豪奪。
這種明顯以威逼取代協商的方式,徹底打破了北美多年來建立的合作基礎。如果說美國曾經在外交上還保留一絲克制,那么現在,這種克制已經不復存在。
外交變工具,掩蓋國內危機才是關鍵目的
特朗普政府為何會選擇如此激進的對外政策?答案其實并不復雜。
![]()
一方面,美國國內的政治環境正處于高壓狀態。另一方面,特朗普本人正面臨支持率下滑,民眾不滿等情況。在這樣的背景下,制造外部沖突,轉移國內焦點,成為一種自保手段。
面對媒體和公眾對其家族企業、政策操控等方面的質疑,特朗普選擇了將注意力引向外部。
他通過引發國際爭端來制造緊張氛圍,營造“國家處于危機之中”的印象,從而為自己的司法問題爭取時間。這種策略長遠看,是在犧牲美國的國際信譽。
![]()
與此同時,美國的傳統盟友開始對華盛頓的政策產生警惕,合作意愿明顯下降。
不再是過去那種“你說我聽”的關系,而是逐漸走向“你強我避”的局面。
特朗普政府雖然口口聲聲要“讓美國再次偉大”,但實際上,這種政策帶來的,是全球對美國不信任的快速上升。
盟友不愿配合,而且曾經依靠美元、軍事和技術建立的全球影響力,如今正在被一點點削弱。
![]()
更不能忽視的是,美國國內的政治撕裂也在加劇。特朗普的執政風格強調對立與分裂,把不同意見視為攻擊,把政治對手看作敵人。
這種做法,不僅讓美國社會更加極端化,也讓外界對其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產生了嚴重懷疑。因此,弗里德曼才稱美國正在變成一個“掠奪者”。
世界開始調整,美國已不再是唯一中心
在特朗普推動下的美國政策日益激進的背景下,世界其他國家也開始做出調整。這種調整,是出于對現實局勢的理性判斷。
![]()
中國正在重新搭建自己的全球網絡,無論是物流通道的多樣化,還是金融結算的本幣化,目的都很明確。
歐洲方面也在悄然轉型,面對美國的不確定性,歐盟國家更傾向于推動戰略自主。過去一直依賴美國安全保護的格局,也引起了歐洲的反思。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與美國傳統關系密切的國家,也在調整合作方向。日本、以色列、墨西哥等國家,開始探索更多元的經濟和戰略合作路徑。
![]()
不僅如此,全球資本市場也在反映這種趨勢。過去,美元是絕對可信的避風港。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調整儲備結構,嘗試將風險分散。這種金融層面的“去美國化”,雖然進程緩慢,但趨勢明確。
這些變化,可能不會立刻對美國構成沖擊,但它們正在悄悄改變全球格局。
當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以合作替代依賴,以多極替代單極,美國的獨占優勢就會逐步喪失。而這一切,恰恰是在特朗普掀起的一輪外交風暴中加速發生的。
![]()
國際社會面臨選擇
美國的變化,不再只是美國的內部事務。它已經開始對全球政治、經濟、規則體系產生深遠影響。
如果有些國家繼續容忍美國以國家名義進行掠奪性操作,其他國家將不得不面臨“非黑即白”的選擇壓力。而長期接受這種狀態,將導致全球秩序走向不穩定,甚至激化地區沖突。
目前來看,越來越多國家已經意識到,不能再依靠單一國家的主導來維持世界穩定。
![]()
無論是亞洲、歐洲,還是拉美和非洲,正在出現新的協調機制和合作平臺。這些嘗試至少方向是清晰的。
與此同時,國際輿論也在發生轉變。不再將美國的行為視為“例外”,而是開始用更平衡的視角看待大國行為。
美國變了,世界呢?
從當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到如今的特朗普外交,美國的角色已經徹底轉變。而這種轉變,不僅改變了它與世界的關系,也迫使其他國家重新思考自己的位置。
![]()
一個將國家機器用于私人利益的政府,一個把外交當作內部政治工具的領導人,正在重塑全球對“美國模式”的認知。
現在,美國更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權力失衡后的真實面貌。
![]()
未來的世界,不再屬于某一個國家的單邊決定,而屬于每一個愿意共同承擔責任的參與者。
參考信息:
托馬斯·弗里德曼:世界應警惕“美國轉變成掠奪者”——參考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