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澳大利亞聯邦法院迎來了一起牽動人心的案件,四名身份受法律保護的女兵,正代表數千名曾在軍中服役的女性,向國防軍發起集體訴訟。
她們控訴的,是軍方長期以來對性侵害、騷擾以及性別歧視的縱容,這起訴訟并非偶然,背后藏著澳國防軍積弊已久的問題。
![]()
代理此案的JGASaddler律師事務所,將可參與訴訟的時間范圍拉得很長,從2003年一直到2025年,二十多年的跨度,足以說明這類問題存在的時間有多久。
隨著案件進入公眾視野,澳國防軍過往被掩蓋的陰暗面開始浮現。
而此時,距離軍方推出相關文化改革方案剛過去一年,這場訴訟也讓外界開始質疑,軍方此前的改革承諾究竟是否落到了實處。
數據背后的黑暗
去年發布的澳大利亞退伍軍人自殺調查報告里藏著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2019至2024年間,國防軍內部記錄在案的性侵案約800起。
但報告特意強調,這只是冰山一角,實際案件數量遠不止這些,單是漏報率就高達60%。
![]()
這樣的數字并非突然出現,代理律師喬什?艾爾沃德早就指出,對女兵來說,最可怕的威脅往往不是戰場敵人,而是身邊的戰友。
這種隱患早已滲透到軍營的各個角落,從新兵訓練營到海外基地,從日常操練到深夜派對,性別暴力不斷侵蝕著軍隊。
更讓人不安的是軍中的舉報機制存在嚴重漏洞,很多受害者怕影響自己的職業生涯不敢聲張,就算有人鼓起勇氣舉報,指控也會在層層官僚體系中被慢慢消解。
![]()
長期下來,軍營里的陰暗面被刻意掩蓋,直到這場訴訟爆發才徹底暴露。
撕破臉面的控訴
2025年5月,澳大利亞聯邦法院迎來了一起特殊的案件,四名身份受法律保護的女兵,代表數千名服役女性發起集體訴訟,指控國防軍長期縱容性侵害、騷擾和性別歧視。
代理此案的JGASaddler律師事務所宣布,2003年11月12日至2025年5月25日期間服役的女性都能參與訴訟,這長達二十二年的追溯期,足以說明問題積弊有多深。
![]()
領頭的原告里,有位前空軍成員回憶,她所在的大樓約兩百人里只有兩名女性,男同事經常肆無忌憚地說露骨的話,另一位前海軍女兵也提到,從訓練期就開始遭受不公平的待遇。
改革喊得響
這起訴訟剛好撞在國防軍改革的關鍵節點上,去年,軍方剛推出“尊重與責任”文化改革方案,承諾要根除系統性性別歧視。
但訴狀里的種種細節說明,軍營里根深蒂固的厭女文化根本沒被撼動。
面對洶涌的輿論,國防軍發言人只能承認“仍有工作待完成”,強調“所有人員都有權受到尊重”,還說正在制定性行為不端預防策略,表態“絕不容忍軍中性暴力”。
![]()
但這些官方說辭在受害者的血淚控訴面前,顯得格外蒼白,畢竟從過往來看,澳軍方不乏類似的改革表態,卻屢屢在實際執行中打折扣。
如今隨著案件進入司法程序,澳大利亞國防部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問責壓力,這場訴訟不只是為了賠償和道歉,更可能重塑這個南太平洋國家的軍隊文化。
當女兵們不再忍氣吞聲,把法庭當成捍衛尊嚴的戰場,這起澳大利亞軍事史上最大規模的性暴力維權行動,說不定會成為全球軍隊性別平等的試金石。
![]()
律師預計,最終可能會有過萬名女性加入這場訴訟,這樣的規模足以倒逼軍方真正直面那些被忽視了幾十年的黑暗角落。
結語
這起女兵集體訴訟,早已經超出了普通維權案件的范疇,它把澳國防軍長期掩蓋的問題擺到了明面上,也讓外界看清楚,之前那些改革承諾到底有多少沒落到實處。
要是后續有更多女性加入進來,這場訴訟的影響力還會更大,澳軍方再想只靠說漂亮話蒙混過去,基本是不可能了。
![]()
不管最后結果怎樣,它已經讓更多人開始關注軍營里的性別平等問題,也逼著軍方必須拿出實在的行動來改變現狀。
對那些曾經受了傷害的女兵來說,這或許只是遲來的正義的開始。
但對澳國防軍來講,這是一場躲不掉的“大考”,能不能真的做出改變、徹底扭轉局面,全得看接下來他們的實際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