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
中國能建華北院設計、監理,建筑集團承建的
江蘇能源烏拉蓋2×1000兆瓦
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2號機組
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
標志著國內首個百萬褐煤發電機組項目
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
項目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烏拉蓋管理區賀斯格烏拉牧場,新建2臺100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空冷發電機組,同步建設煤中取水、高效脫硫、脫硝和除塵等裝置,為煤電一體化項目。
作為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該項目是目前國內最高參數、最高效率、最大提水規模的褐煤發電機組,承擔著多項重大能源技術應用的先行先試任務,在設計制造施工等環節創造了20余項國內第一,突破了高水分褐煤機組向大型化、高效率發展的技術瓶頸。
作為錫盟-泰州±800千伏直流特高壓輸電線路支撐電源點,項目預計年發電量達100億千瓦時,有利于推進內蒙古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提高江蘇省能源安全保障供應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的成功投產充分證明,通過合理的主機選型、配以適合褐煤燃燒的燃燒器、輔以合適的制粉系統以及采用尾部高焓值煙氣余熱回收技術等,可實現百萬千瓦褐煤鍋爐的高效、安全、可靠、穩定運行。
褐煤鍋爐燃燒技術矩陣
項目采用適應高水分褐煤新爐膛,其整體體積比同類型鍋爐大50%。機組采用新型的褐煤燃燒器不等間距布置進行差異化熱負荷技術處理,能夠增加煤粉停留時間,提高燃盡度,同時防止超溫;多維貼壁風設計能夠抑制煤粉顆粒向側墻移動,以此有效控制爐內渦流,增加側墻補充氧量及鍋爐超溫控制;燃盡風左右擺動技術能提高煤粉燃盡,降低一氧化碳生成量。這樣的技術矩陣,開創了褐煤高效清潔利用的新路徑,讓我國百萬千瓦褐煤發電機組建設邁出了遙遙領先的一步。
![]()
熱一次風蒸汽加熱系統
該項目采用獨特的耦合式干燥出力系統——熱一次風蒸汽加熱系統。由于褐煤全水分高,制粉系統的干燥出力往往是中速磨煤機在褐煤鍋爐上應用的制約因素。為解決此問題,該項目創新采用鍋爐低溫再熱器出口蒸汽作為一次風再加熱系統熱源。通過針對性設計鍋爐高、低溫再熱器以及設置合適的調節手段,大幅提高中速磨制粉系統的干燥能力,滿足工程磨制高水分、低熱值褐煤的熱量需求。
極致鍋爐深度耦合技術
熱效率是電廠工程建設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之一。工程采用的極致機爐深度耦合技術能極大提高熱效率,在不降低鍋爐效率的前提下,更高效地實現了煙氣余熱的梯級利用,節煤效果優于其他煙氣余熱利用方案,可降低發電標煤耗4.80克/千瓦時左右,耗煤量、溫室氣體排放和煙氣污染物排放均可降低約2%。
煙氣提水電水聯產技術
針對褐煤熱值低、含水量高的實際,項目創新應用煙氣提水電水聯產技術,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從鍋爐燃燒后的煙氣中,一年可提取水量約210萬方,相當于北京頤和園昆明湖的儲水量,可供應當地1.2萬居民年用水量,實現“全廠零補水”與草原生態零沖突。該項技術不僅減少電廠運行對當地水資源的影響,實現高效綠色發電,還能利用多余水量維護廠區綠化,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共進。
(中國能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