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們總會在我眼前說錢錢錢,好像除了錢,我們之間沒其他的了。
文/cicy
1.
我和父母的關系就是,我按時給他們錢,他們就會對我笑臉相迎。
我爸媽讓我意識到,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過得好,我之前說過我的家庭,普普通通,甚至有點窮,我到現在都不知道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我爸媽傳遞給我的感覺是,我們家一直很窮。
不舍得買這個買那個我能理解,但一些生活用品也是極其節約,一根毛巾能用到褪色或者破爛不堪才舍得扔,冬天的時候一家人共用一根毛巾,但我其實在家里的衣柜里見到過,我家里有幾十條毛巾,有的已經存放了十幾年了,我媽也舍不得拿出來用。
家里洗臉唯一的一個臉盆,還是上街做活動的時候免費發的,一直用到破了好幾個洞又補上,直到有年我實在忍不了,就在街上買了兩個新的臉盆,結果新臉盆依然被我媽藏了起來。
我發現,越是農村的父母,越會“精打細算”,他們計算著生活中的每一件物品,每一個東西,不管是值錢的還是廉價的,都極其克制。
但如果是花我的錢,那就沒關系了。
我在讀高中的時候,父母就經常半開玩笑的說我學費高,每學期的生活費也不低,家里掙的錢都被我花光了之類的,還跟外人說在我身上投資了多少多少錢了,一筆筆細數。
可實在,我沒有花那么多錢,高中每周的生活費是100元,一個月也就是400元,算是非常非常節省的了,除了一日三餐吃食堂,幾乎剩不下什么錢,有時候每學期還會有學校的補助,一學期2000塊,也當做了我的生活費,他們就不用額外支付了。
上大學我更是節約,別的同學基本是1000塊起步,我的生活費只有600元,后來第二學期我跟家里人說600塊我實在不夠用,一天光是一日三餐就要花20多,他們才把我的生活費提高到了800元。
所以我拼命的去做兼職,去打工,去代課,為了多賺點生活費,至少在同學過生日聚會的時候能有錢給對方送個像樣的禮物。
剛畢業工作后,我爸媽就斷了我的生活費,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對我的投資到盡頭了,接下來都要靠我自己了。
于是,接下來的工作、生活,我沒有讓她們操過心,每年我也會按時的給他們買禮物、給紅包,他們一秒就收下了,還覺得我給的不夠多。
經常給我說,隔壁的孩子誰誰誰又給父母買什么了,每個月又給多少錢了,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活得很壓抑,我和父母維系感情的唯一方式是:轉賬。
她們收到錢的那刻,就會感到開心。
2.
我甚至能預感到,未來我如果結婚的話,彩禮是全給她們的,嫁妝是沒有的,之前表姐出嫁的時候,我媽就說過了,我們那邊的女兒結婚,不僅要在親戚們全部包大紅包,還要給父母紅包,還要給弟弟紅包。
彩禮一般都是父母收的,我當時不甘,覺得女兒就一定要當冤大頭么,我問我媽那嫁妝會準備什么呢,她漠不關心的說:兩套婚被唄。
所以,我也不指望我的娘家以后能給我撐腰什么的。
我在外地工作,他們從來沒有提出過一句要來看我,反倒是我弟弟讀大學的時候,經常會去弟弟念大學的城市看他,我以為是他們不會用購票app,前年,我給他們兩個人訂了機票來我的城市旅游。
后來我才知道他們都會購票,只是不愿意花自己的錢罷了,錢啊,對于他們來說就是全部,他們的“精打細算”全部花在了我的身上,至于我弟弟,他們就越是慷慨,什么都愿意付出。
弟弟大學畢業的那年,他們到處打點找關系,請人吃飯送禮,花了不少錢,最終把弟弟塞到了一個公司上班,前陣子弟弟說要買車,他們也是二話沒說,資助了五萬塊,而對于我來說,他們一句關心的話也沒有。
我一直在外地工作,我媽打電話來最多問一句“錢夠不夠用”,這句話毫無實際意義,我如果說夠用,她就會說,別那么節約,平時該吃吃該喝喝,蛋啊肉啊都買來吃。
我如果說不夠用,她就會說,一個人在外面別那么大手大腳,有些東西不該買就別買,節約點省點錢。所以我無論回答什么都沒有意義,對于她來說,其實就是口頭上的關心而已,根本幫不了我。
我人生至暗的時候,有段時間失業了,短暫的三個月,也沒收入,手里存款也不夠多,每天只能縮減成一頓吃,他們知道了也只是一個勁兒的催我快點去找工作,從來沒想過給我轉200塊錢,哪怕是200塊錢。
所以我現在漸漸想通了,有的父母就是這樣,我清醒了就好,愛自己永遠是人生的第一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