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萬“干細胞療養”
2021年底,丹陽的60后陳女士經朋友汪某介紹,得知江西廬山西海有一家“高端療養院”。
汪某自稱手握醫療人脈,打包票說這里有“國際先進體檢設備”,花5980元就能享受原價6.8萬元的體檢套餐,還包4天3晚食宿和廬山旅游。
注重健康的陳女士覺得“劃算又省心”,沒多想就轉了錢,殊不知這是騙局的第一步,汪某全程熱情陪同,從預約到出發一路周到,讓陳女士徹底放下了戒心。
陳女士到了療養院后,被帶入裝修精致的別墅內“體檢”,所謂的“先進設備”看著唬人,實際是二手市場淘來的普通儀器,根本沒有診斷功能。
![]()
隨后幾位頂著“泰國皇室健康顧問”“國際抗衰老權威”頭銜的“世界級專家”登場,拿著偽造的體檢報告,語氣凝重地告訴陳女士,她存在“腦細胞萎縮”“腸道供血不足”等多項問題,再拖下去會影響記憶力和消化功能。
這些專業術語讓陳女士瞬間慌了神,“專家”趁機開出52萬元的“干細胞治療”方案,說這是唯一能根治的辦法。
2022年1月,陳女士按約定復查,還帶了丈夫莊先生,“專家”見面就夸她“細胞活性提高了”“人顯年輕了”,把這些變化全歸功于上次的干細胞治療。
接著話鋒一轉,說陳女士還有其他潛在健康隱患,莊先生則存在“肝腎代謝異常”,建議夫妻一起做“血液養護”“肝腎養護”等項目,充值成為會員還能享受終身免費復查和食宿福利。
![]()
被“療效”打動的陳女士當場充值300萬元,幾個月后的復查中,“專家”又拋出新的“健康風險”,讓她再補充100萬元,前后累計投入400余萬元。
直到2022年6月,陳女士通過朋友認識一位醫學博士,閑聊時提起自己的“干細胞治療”。
博士當場告知,我國目前僅批準干細胞用于臨床研究,沒有任何干細胞治療產品上市,“干細胞包治百病”純屬謠言。
陳女士這才如夢初醒,趕緊聯系汪某退錢卻被拒絕,意識到自己被騙后,于2022年7月向丹陽市公安局報了警。
![]()
“干細胞治百病”騙局曝光
這起騙局的核心人物殷某某,早年做過藥品銷售和保健品代理,深知老年人的心理弱點。
2018年起,他在江西九江先后成立兩家公司,選址廬山西海的度假別墅旁,打造出“風景優美、設施高端”的療養假象。
公司搭建了完整的組織架構,市場營銷部、體檢部、專家組、財務部等部門分工明確,還面向全國招募160余名代理商,形成了一張覆蓋全國的詐騙網絡。
殷某某甚至特意避開75歲以上老人和重病患者,怕“假藥沒效果出意外砸了招牌”,足見其早有預謀。
![]()
詐騙團伙的騙術環環相扣,第一步是信息收集,代理商在公園、菜場、老年大學發傳單,通過“免費測血壓”“健康問卷”,重點標記“有房產、退休金高、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
第二步是誘餌吸引,用“低價高端體檢”“免費生態療養”“陪同家人優惠”等話術,讓老人覺得“就算沒效果,旅游也值”。
第三步是夸大恐嚇,偽造的“專家”用“細胞活性不足”“菌群紊亂易致癌”等話術制造焦慮。
第四步是持續收割,首次消費后用“指標好轉”的虛假反饋穩住老人,再不斷拋出新的“健康問題”,誘導反復充值。
![]()
警方偵查發現,所謂的“干細胞療法”“血液養護療程”,實際是成本200元至8000元的普通藥劑和保健品。
殷某某讓侄女采購維生素C、硫辛酸等常見藥品,撕掉原包裝后貼上“金屬硫蛋白”“紅蚯蚓酵素”等自編洋名,就搖身變成“進口高端藥”。
成本100多元的藥劑組合成“血液養護套餐”,售價2.99萬元;成本2000元的生理鹽水加少量氨基酸,包裝成“干細胞套餐”后,價格高達12.8萬至128萬元,利潤翻了幾百倍。
截至案發,該團伙共詐騙3283名中老年人,涉案金額高達5.3億余元,其中江蘇、浙江、上海的老人占比達60%。
![]()
法網恢恢
陳女士報警后,丹陽市公安局迅速成立專案組,赴江西、江蘇、浙江等12個省份展開抓捕。
由于被害人分散全國,部分老人因“覺得丟人”不愿作證,辦案人員克服重重困難,收集了48名被害人陳述、9名被告人供述、公司財務賬本、銀行流水等關鍵證據,最終鎖定了5.3億余元的涉案金額。
2022年10月,警方以涉嫌詐騙罪對殷某某等8人提請批準逮捕,后續陸續抓獲其余涉案人員,徹底摧毀了這個犯罪集團。
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丹陽市檢察院先后以詐騙罪對殷某某等20人提起公訴。
![]()
法院審理查明,殷某某作為犯罪集團首要分子,組織策劃騙局,情節特別嚴重,韋某等市場營銷部負責人為主犯,積極參與詐騙活動,其余18人為從犯,參與宣傳、接待、售藥等環節。
截至2025年7月,丹陽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詐騙罪判處殷某某有期徒刑15年,罰金120萬元,其余19人分別被判處3年至10年不等有期徒刑,罰金1.5萬元至50萬元不等。
![]()
案件審理期間,追贓挽損工作同步推進,警方凍結涉案資金458萬余元,查封殷某某等人名下5套房產和3輛豪車,涉案人員主動退出非法所得557萬余元。
至2025年8月,這些資產已按比例發還給被害人,陳女士拿回了約80萬元。
丹陽市檢察院針對案件中發現的非法收集顧客信息等問題,撰寫風險研判報告,向主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推動對不規范經營者進行約談,并在全市開展專項檢查,從源頭防范同類騙局。
![]()
結語
20名騙子獲刑的判決,既彰顯了法律的威嚴,也給同類詐騙分子敲響了警鐘。
這也提醒我們,打擊養老詐騙不能只靠事后嚴懲,更要做好事前防范,相關部門要加強普法宣傳,用真實案例給老年人敲響警鐘,要建立健全康養行業的準入和監管機制,讓無資質機構無處遁形。
同時子女也要多關心父母的生活和財務狀況,多和他們溝通交流,幫助他們提高防騙意識。
只有法律懲戒、行業監管、家庭關愛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守住老年人的“錢袋子”,讓他們安享晚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