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這天,扎波羅熱方向的俄軍陣地突然傳來一聲巨響。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的聯合無人機部隊,投下一枚制導航空炸彈,直接端掉了一處俄軍無人機操作員陣地。
這波打擊不算大規模作戰,卻在俄烏雙方都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因為陣亡者里,有個特殊人物俄羅斯中尉瓦西里?馬爾佐耶夫。
![]()
戰場上陣亡本是常事,但瓦西里的身份太特殊,他是俄羅斯武裝力量南部軍區第18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司令阿爾卡季?馬爾佐耶夫中將的兒子。
本身還是俄軍第7空降突擊師第108傘兵團偵察排的排長,烏克蘭方面特意強調,這次打擊可不是隨機行為,而是精準鎖定后的針對性行動。
俄烏雙方對這件事的說法,差異還挺大,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行政長官謝爾蓋?梅尼亞伊洛通報時,只說瓦西里“在執行戰斗任務時陣亡”。
![]()
隨后普京還追授了他“俄羅斯英雄”稱號,算是給足了榮譽,但烏克蘭那邊說得很直白,他們早就通過空中偵察,摸清了瓦西利夫卡地區普拉夫尼村附近的俄軍陣地坐標。
投放制導航空炸彈,就是沖著這個陣地來的,瓦西里恰好就在其中。
中將之子殞命背后是父親的戰爭罪指控
本來想單純看個戰場新聞,但后來發現這事兒背后牽扯可不少,烏克蘭之所以盯著瓦西里所在的陣地,核心原因可能不在他本人,而在他那位中將父親阿爾卡季。
![]()
烏克蘭國家安全局早就對阿爾卡季提起了缺席訴訟,罪名是涉嫌在赫爾松地區犯下針對平民的戰爭罪行。
烏方調查人員說,阿爾卡季曾下令襲擊赫爾松地區的居民區、學校、醫院,還有當地的關鍵基礎設施。
赫爾松地區在俄烏沖突中一直是焦點,控制權幾經更迭,平民傷亡和人道主義危機早就不是新鮮事。
阿爾卡季作為當地作戰的核心指揮官之一,自然成了烏方追責的重點對象,把指揮官的親屬作為打擊目標,這在戰爭中不算常見。
![]()
有人覺得烏方這是“連坐”,不太地道;但站在烏克蘭的角度,他們可能覺得這是對戰爭罪的一種實戰追責。
畢竟阿爾卡季本人身居高位,直接實施精準打擊難度極大,而打擊其參與作戰的兒子,既能打擊俄軍士氣,也能變相施壓。
這種操作的爭議性確實存在,但在俄烏僵持的大背景下,雙方的博弈本就沒那么多“規則可言”。
瓦西里本人也并非只是“中將之子”這個標簽,他長期參與針對烏克蘭的作戰行動,作為偵察排排長,手里也握著實戰指揮權。
![]()
俄羅斯第7空降突擊師是俄軍的精銳部隊,在扎波羅熱戰場承擔著重要作戰任務。
瓦西里所在的無人機陣地,更是現代戰爭中的關鍵節點,打掉這個陣地,對俄軍的偵察和打擊能力也能造成一定影響。
精準獵殺并非個例烏軍專攻俄軍關鍵人物
瓦西里的殞命,其實不是烏軍第一次對俄軍關鍵人物實施精準打擊,2024年12月,烏克蘭特種部隊就打死了俄羅斯武裝力量輻射、化學與生物防護部隊司令伊戈爾?基里洛夫將軍。
![]()
有意思的是,在前一天,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剛對基里洛夫提起缺席指控,罪名是針對烏克蘭國防軍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
更早之前的去年秋季,俄羅斯武裝力量上校阿列克謝?科洛梅伊采夫在莫斯科州身亡。
這人的作用可不一般,他負責培訓無人機操作員,還管理著一個專業中心,尤其擅長培訓“見證者”型自殺式無人機的操作員及支持人員。
烏克蘭軍事情報部門的消息人士透露,針對科洛梅伊采夫的行動,也是由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協調的,這幾起案例串起來看,就能發現烏軍的思路很清晰。
![]()
這幾起案例串起來看,就能發現烏軍的思路很清晰。
他們不只是在正面戰場和俄軍硬剛,還在通過情報網絡鎖定俄軍的關鍵人物,不管是前線指揮官、特種部隊高官,還是負責技術培訓的核心人員。
只要是對俄軍作戰有重要作用,或者涉嫌戰爭罪的,都會成為打擊目標,烏軍能頻頻得手,背后的情報支撐功不可沒。
要精準鎖定這些人物的位置,要么有內部線人,要么有先進的偵察手段。
![]()
無人機部隊的配合也很關鍵,現在的俄烏戰場,無人機早就成了“標配”,既能偵察又能引導打擊,讓精準獵殺變得越來越容易。
這種作戰方式,成本相對較低,但效果卻很顯著,能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戰略收益,俄軍這邊,接連損失關鍵人物,肯定會影響指揮體系的穩定性。
尤其是像基里洛夫、科洛梅伊采夫這樣的專業人才,培養起來并不容易。
而普京追授瓦西里“俄羅斯英雄”稱號,一方面是對其陣亡的肯定,另一方面恐怕也是為了穩定士氣,畢竟接連出現高級軍官或其親屬陣亡的情況,對俄軍的心理沖擊不小。
![]()
從整個俄烏沖突的走向來看,這種精準獵殺可能會成為未來雙方博弈的重要方式。
隨著沖突進入僵持階段,正面戰場的突破越來越難,通過打擊對方關鍵人物來制造混亂、削弱戰力,就成了更高效的選擇。
而戰爭罪的追責,也不再只是停留在法律層面,反而和戰場行動深度綁定。
阿爾卡季?馬爾佐耶夫中將至今還面臨著烏方的起訴,他的兒子瓦西里則成了這場博弈的犧牲品。
![]()
普京的追授榮譽,烏軍的精準打擊,背后都是雙方的戰略考量,說到底,戰爭中的每一個犧牲,不管有沒有“英雄”稱號加持,都是悲劇的縮影。
而那些被指控的戰爭罪行,不管最終能否得到法律制裁,都提醒著人們戰爭對平民的傷害有多深重。
未來俄烏雙方的精準打擊博弈還會繼續,戰爭罪的追責也可能會有新的進展,但真心希望,這樣的“獵殺”能少一些,雙方能早日回到談判桌前,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
畢竟,再多的榮譽和追責,也換不回逝去的生命,更撫平不了戰爭帶來的創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