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科技行業迎來里程碑式事件——美國芯片制造商英偉達的市值正式突破5萬億美元大關。根據交易平臺的數據,英偉達單股股價報210.5美元,公司總市值達到5.11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家市值邁入“5萬億俱樂部”的企業,再次刷新了科技行業的估值天花板。
作為全球圖形處理器領域的領軍者,英偉達的核心業務圍繞圖形芯片、芯片組及配套計算機多媒體軟件的研發與生產展開。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爆發式發展,英偉達的AI芯片產品憑借卓越的算力性能,成為全球科技巨頭、云計算企業及科研機構的“剛需品”。
從ChatGPT等大模型訓練,到自動駕駛、數據中心建設,幾乎所有高算力需求場景都離不開英偉達芯片的支撐。這種“算力壟斷”地位,讓公司業績持續高速增長,也推動其股價從2020年的不足50美元一路攀升,短短三年多時間實現市值翻十倍,最終率先叩開5萬億美元市值的大門。
英偉達的市值突破,不僅是企業自身的里程碑,更折射出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趨勢——AI技術正成為驅動企業估值增長的核心引擎。在此之前,全球科技行業的市值紀錄由微軟和英偉達共同領跑,而此次英偉達獨自站上5萬億美元臺階,進一步鞏固了其“AI時代硬件王者”的地位。
![]()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英偉達的優勢不僅在于技術領先,更在于其構建了完整的“芯片+軟件+生態”體系:旗下CUDA平臺已成為AI開發者的主流工具,全球超千萬開發者基于該平臺開發應用,形成了難以替代的生態壁壘,這也讓競爭對手短期內難以撼動其市場地位。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英偉達突破5萬億美元市值前不久,另一家美國科技巨頭蘋果也實現了市值里程碑——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三家市值邁入4萬億俱樂部的企業,僅次于英偉達和微軟。不過與英偉達依靠AI芯片實現“爆發式增長”不同,蘋果的市值增長更多依賴其成熟的產品生態:iPhone、Mac、iPad等硬件產品持續貢獻穩定營收,AppleWatch、AirPods等可穿戴設備成為新增長點。
盡管蘋果的4萬億美元市值同樣亮眼,但與英偉達的“5萬億神話”相比,兩者的增長邏輯差異明顯。市場普遍認為,蘋果作為消費電子巨頭,面臨著智能手機市場飽和、創新節奏放緩等挑戰,市值增長更多依賴“存量市場深耕”。
而英偉達則站在AI產業爆發的“風口”上,隨著全球AI算力需求的持續擴大,其業績和市值仍有進一步增長空間。有機構預測,若AI芯片需求保持當前增速,英偉達的市值有望在未來兩年內向6萬億美元發起沖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