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這趟外交行程本來排在十月二十六,外長瓦德富爾行前收到信息,中方高層不接待,話給到很直,歐洲那邊他在推動脫鉤論,臺海話題也在發聲,牽到中國內政,中方把線擺清楚,王毅可以見,其他層級不安排,面子留著,里子抽掉,他沒把這事放下,臨時宣告推遲訪華,指望靠日程變動去壓一壓中方的安排。
等來的不是重新考慮,國內討論起來,社民黨議員開口,商界和媒體把擔憂放出來,幾十年合伙打下的盤子容易受影響,中國是第一大貿易伙伴,這趟外交還沒落地,氣氛先緊住了,企業說訂單在路上,政策層面卻在發散,節奏一下亂。
德國政府不想把場面繼續拖,總理默茨把態度放出來,總理訪華沒有前提,外長來不來也不影響,話擺在臺面上,就是把人從核心挪開,自己親自上臺,副總理的行程也安排到下個月,目標是把關系拉回正面,中方看重的是態度,合作單子不是少一單就受不了,瓦德富爾那句不能允許中國武力統一臺灣,這句話一出來,會議安排自然降溫。
中國這邊的處理不搶鏡頭,王毅出面留通道,高級別不接見把信號傳過去,媒體不把浪花推高,動作落地就夠了,外長訪華停住就是回話,德國這邊聲音串在一起外又不一樣,外長說關系友好,會通電話,總理說外長來不來無所謂,商界去搭橋,副總理準備上門,姿態從平視到補救,市場擺在前面,德國制造鏈條和中國綁定緊,車企、電池、新能源設備在中國跑得快。
合作有空間,線別踩,默克爾那段時間做法清楚,不去選邊,做產業互補,穩住歐中大面,一些政界人士把人權、臺灣、脫鉤拿來做話題,在對抗里找存在感,現實合作就容易被打斷,美國的影子在后面,德國的盤子被拆格,寶馬、奔馳、巴斯夫、英飛凌在中國有團隊,工廠在運轉,中方這次不見外長,企業代表照常接待,地方交流不斷開,投資歡迎,立場已經寫在動作里,合作能走,口徑要穩,不要把技術和商業的談事拉到政治挑釁。
外長推遲訪華,不是把棋盤下明白,是路線走散了,總理、副總理把行程加速,是面向現實把門補上,中國不接先批評再談的流程,真誠合作的訪問都歡迎,踩線的安排會被拒絕,德外長來不來,照德國總理的說法,無所謂。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