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正式接棒成為東盟輪值主席國,菲總統馬科斯同時呼吁中國進行對話,盡快簽署《南海行為準則》,但他也拒絕退出仁愛礁。那么,馬科斯的雙重姿態意味著什么?他是否會借東盟主席國身份主導南海議題走向?
10月28日吉隆坡峰會上,馬科斯從安瓦爾手里接過那把輪值主席國木槌時,臉上的表情挺耐人尋味——既笑得熱情,說要“推動南海行為準則盡快落地”,轉頭就硬邦邦放話“絕不退出仁愛礁”。這不是什么新套路,說白了就是想“兩頭討巧”,但背后的算計藏不住。
![]()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
先說說他為啥要喊“對話”。菲律賓經濟現在離了中國真不行,農產品出口、旅游合作,還有疫情后盼著的基建投資,哪樣都得仰仗對華關系。馬科斯自己也承認,海上爭議“不是雙邊關系的全部”,合作還有“巨大可能性”,這話算是說了句實話。
而且接了東盟主席國的頭銜,總不能一上來就把地區氛圍搞僵,畢竟東盟的規矩是“協商一致”,真把中國惹毛了,準則談判、區域合作全得黃,他這個主席也沒法當。
![]()
菲律賓接棒東盟主席國
但為啥又死咬著仁愛礁不放?這里面既有國內的小算盤,也有外部的挑唆。國內政壇里,反對黨天天盯著南海議題罵他“對華軟弱”,要是松口退出仁愛礁,選票怕是要丟一大片。
更關鍵的是背后的美國,這些年菲律賓拿了不少美方的軍事援助,就得跟著唱“南海航行自由”的調子。可現實早就打了臉:仁愛礁上那艘坐灘的“馬德雷山”號,中方本來允許按約定運補給,是菲方非要撕毀“君子協定”硬闖,才被全面封鎖。現在艦上士兵餓到搶中國漁民的檳榔、洗潔精,連油都要偷,菲軍方還嘴硬說“執行任務”,這哪是維護主權,分明是給自己找難堪。
![]()
圖為中國海警船驅趕菲船只
這種“又要合作又要挑事”的心態,其實是小國在大國博弈里的常見焦慮:既想沾中國發展的光,又怕被美國當棋子拋棄,只能用強硬姿態給自己“撐場面”。
但這平衡術哪那么好耍?就像手里攥著塊燙手山芋,握緊了燙得慌,松開了又怕摔碎,最后很可能兩邊不討好。
主席國身份是“實權”還是“虛職”?想主導南海議題太難
馬科斯怕是真把東盟主席國當成“主導權鑰匙”了,可這頭銜到底有多大能耐,得先掰扯清楚。東盟不是聯合國,輪值主席國說白了就是“召集人”,能設議程、辦會議,但沒實權命令其他國家跟著走——所有決策都得“協商一致”,只要有一個國家反對,事兒就干不成。
![]()
馬科斯講話畫面
菲律賓本身在東盟里影響力就不算高,想憑著這身份把南海議題往自己的方向帶,簡直是給自己挖坑。
先看東盟內部的態度,根本就沒形成“統一戰線”。馬來西亞、印尼這些國家,更關心經濟合作和區域穩定,南海從來不是優先事項。就像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峰會上說的,東盟要“自主處理事務,不受外部勢力指手畫腳”,這話明著是懟美國,暗里也敲打了菲律賓——別總想把東盟綁上你的戰車。
泰國、柬埔寨這些國家更直接,多次表態反對將南海問題“國際化”,畢竟他們的貿易航線、投資項目都和中國緊密相連,真鬧僵了損失最大。
![]()
泰國、柬埔寨這些國家更直接,多次表態反對將南海問題“國際化”
再看中國的立場,早就把話挑明了。王毅外長之前就說過,準則談判已經“完成案文三讀”,中方有信心早日達成,但前提是“排除干擾”。這話里的“干擾”,誰都知道指的是啥。
中方在南海問題上一直是“軟的更軟,硬的更硬”:合作層面,和印尼簽了海上共同開發協議,和馬來西亞啟動了雙邊對話,當事國對話已經全覆蓋;維權層面,仁愛礁的封鎖就是例子——不是不讓你運補給,是得按規矩來,你非要硬闖,那就得承擔后果。這種“恩威并施”的態度,讓菲律賓沒多少炒作空間。
![]()
圖為中國艦艇
馬科斯想拉外部勢力站臺,結果也沒討到好。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倒是湊過來唱和,說要加強和菲軍事合作,但日本在東南亞的名聲早就臭了,二戰時的賬還沒算清,誰會真跟著他走?
美國更別提了,航母戰斗群跑來南海秀肌肉,看著唬人,其實最近事故頻發,人員疲憊得很,根本沒心思真下場。這些外部勢力說白了就是把菲律賓當棋子,真出了事跑最快的就是他們。
所以說,馬科斯想借主席國身份“綁架東盟”,可行性幾乎為零。東盟的機制管著他,成員國不配合他,中國又有底線,最后很可能是“忙了一年,啥實質性進展沒有”,反而落個“攪局者”的名聲。
炒作換不來主導權,合作才是硬道理
不少人擔心,菲律賓當了主席國,南海會不會更亂?其實大可不必,這盤棋的大方向早就定了,馬科斯的小動作掀不起大浪。
先說說準則談判的真實進度。雖然馬科斯喊著“2026年完成文本”,但這事兒不是他說了算。從2002年《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簽署到現在,準則談了二十多年,核心分歧從來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各國的政治訴求。
中國和東盟大多數國家都想盡快落地,因為這能給區域合作上“保險”,但菲律賓總想把自己的訴求塞進去,比如把“仁愛礁主權”寫進條款,這根本不可能被接受。而且中方早就放話“支持東盟發揮積極作用”,但前提是“平等相待、合作共贏”,想借著準則壓中國讓步,門都沒有。
![]()
東盟國家領導人合影
再看實際管控的局面,中方早就掌握了主動權。仁愛礁的例子最說明問題:中方實施封鎖,既沒登艦拘捕,也沒斷絕所有生路,就是留著“按規則補給”的口子,這既是維護主權,也是給和平解決留余地。
這種“有限反制”的尺度拿捏得很準,既讓菲律賓知道硬闖沒用,又沒給外部勢力炒作“中國威脅論”的借口。反觀菲律賓,除了讓士兵餓肚子搶東西、在峰會上說幾句硬話,根本拿不出實際手段。
![]()
中方既維護主權,也是給和平解決留余地
說到底,馬科斯的算盤打得挺精:想靠東盟主席國身份抬升地位,靠美國撐腰硬扛中國,靠談判爭取利益。但他忘了最基本的邏輯:南海問題的核心是“合作共贏”,不是“零和博弈”。
中國已經把話擺上臺面,愿意做“定海神針”,東盟國家也不想選邊站,這種情況下,馬科斯要是還抱著“又要談又不讓”的心態,最后可能落個“兩邊不討好”——準則談不攏,仁愛礁的僵局也解不開,主席國任期結束時,或許只剩下一堆沒落實的口號。
參考資料:外交部:有關國家應切實遵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規定,停止侵權挑釁行動,渲染緊張局勢
![]()
丁鐸:菲律賓應當扮演好東盟橋梁角色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