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不久,荷蘭政府想玩一票“明搶”,以為搶到的是個金疙瘩,結果卻是個燙手山芋!
安世中國被凍結資產后,不僅沒癱瘓,反而12小時內就破解了技術封鎖,工廠機器照轉。
為何歐洲車企寧愿拋棄荷蘭總部,也要排隊跟安世中國簽新規?
![]()
這事兒得從上個月末說起。
荷蘭政府突然干了件讓很多人都咋舌的事。
他們搬出一部挺有年頭的《貨物供應法》,以“國家安全”為借口,直接宣布接管安世半導體。
![]()
動作來得那叫一個快,先把咱們中國的CEO給免了,接著大手一揮,凍結了人家超過千億的資產。
這操作一套下來,行云流水,堪稱教科書級的“明搶”。
消息一出來,別說我們,連西方網友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給荷蘭安了個“海盜國家”的光榮稱號。
![]()
我瞅著,這也沒冤枉它!
按理說,劇本寫到這兒,荷蘭人應該等著數錢了。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這齣戲的高潮,壓根不按他們的劇本來!
被凍結的安世中國,非但沒慌,反而在12小時內,就破解了總部發來的技術封鎖。
![]()
東莞和上海臨港的工廠里,機器照常運轉,工人工資也一分沒少發,仿佛啥也沒發生過。
我有個在東莞電子廠上班的朋友說,那天他們廠跟沒事人一樣。
流水線照樣轟隆隆轉,就聽領導說“放心干,訂單沒斷”。
你說荷蘭這波操作,是不是跟一拳打在棉花上似的?
更絕的還在后面。
![]()
這2天,安世中國給歐洲的車企發了一份通知,意思是芯片能繼續供應,但規矩,得按我的來!
本來想看看歐洲車企會不會硬氣一把,結果人家壓根沒猶豫,排著隊就簽了字!
我查了下,大眾、寶馬這些巨頭都動手了,有個德國零部件采購的人私下說,再不簽工廠就得停,總不能看著生產線晾在那兒吧。
![]()
王牌竟是“封測”這個苦活
歐洲這邊一折騰,歐洲車企最先扛不住了!
大眾首當其沖,德國沃爾夫斯堡那個造高爾夫的工廠,說停就停了!
高爾夫可是大眾的明星車型,平時賣得好得很。
這一停,車間里的機器都冷了,工人只能先歇著。
![]()
我刷到個德國工人的社交動態,說“在家待著比上班還焦慮,怕后面連工資都沒著落”。
不光大眾,寶馬、奔馳也跟著緊張,連法國、日韓在歐洲的工廠都慌了。
手里的芯片庫存一天比一天少!
有車企內部消息說,現在手里的芯片頂多撐半個月,再沒貨,更多工廠就得停!
![]()
你可能沒概念,現在一輛汽車要裝上千顆芯片,少一顆都不行!
而安世的芯片,又偏偏是很多車企的主要貨源,沒了它,生產線就是個擺設。
那為啥偏偏是安世這么重要?
說穿了,還是產能的事兒!
安世中國一年能出幾百億顆芯片,這個量,全球找不出第二個能頂上的!
![]()
有人會說,能不能讓菲律賓、馬來西亞的工廠幫忙?
抱歉,真頂不了!
安世中國的產能規模,全球找不到第二個備份。
一輛現代汽車要用上千顆芯片,一年500億顆的缺口,就像把大河突然截流,下游瞬間就得干旱!
![]()
這也怪歐洲自己,早年間覺得封測這活兒又累又不賺錢。
全給轉移到亞洲來了,現在出了事,想找替補都找不到!
我認識個做半導體行業分析的朋友。
他說“現在中國在芯片封測這塊兒,早不是以前只能做低端的樣子了,技術、規模都跟上來了,歐洲想繞開都難”!
![]()
從“苦活”到“規則定義權”
現在局面徹底反轉了!
荷蘭政府以為搶了個能下金蛋的雞,結果拿到手的是張每月要虧好多錢的“賬單”!
歐洲車企因為沒芯片,每個月損失的錢,比荷蘭凍結的資產還多得多!
我算了下,按現在的情況,歐洲車企每個月得虧兩百億歐元,這可不是小數目!
![]()
照這么下去,誰頂得住啊?
安世中國能這么硬氣,說到底還是有實力。
東莞工廠的產能擺在那兒,上海臨港還新上了生產線,國內車企的訂單都能滿足,給歐洲多少貨,全看自己的需求。
這就像去熱門餐廳吃飯,告訴你得等,前面VIP客戶(國內企業)還沒上完菜呢!
![]()
這三條規矩擺出來,哪一條單拎出來都夠“霸道”的!
第一條是重簽合同,以前跟荷蘭總部簽的全不算數,以后只認我安世中國的章。
這就意味著,原本該流向荷蘭總部的利潤,徹底斷了流,好家伙,這是直接給總部來了個“釜底抽薪”!
![]()
第二條更關鍵,只收人民幣!
美元歐元靠邊站,想買芯片,麻煩先去換人民幣。
這一手太高了,一方面繞開了荷蘭和可能介入的美國金融制裁。
另一方面,等于是把中國芯片抬到了“硬通貨”的地位。
像石油一樣,不用人民幣就別想買!
![]()
第三條是供應看我心情,明確告知,必須優先滿足國內訂單。
給你們歐洲多少貨,什么時候給,得看我們自家的需求來定!
這三條,歐洲那些鼎鼎大名的車企。
從寶馬、大眾到各種豪華品牌,面對這個條件,也只能捏著鼻子,排著隊把這字給簽了!
![]()
荷蘭這回真把自己玩進去了
這么一圈看下來,荷蘭這事兒真給所有人提了個醒!
以前總說全球化好,大家分工合作,可荷蘭一遇到事就搞“明搶”,這不就是雙標嘛!
而且現在全球產業鏈早綁在一起了,你斷別人的路,最后很可能把自己的路也堵了!
安世中國的這波漂亮“反殺”,不光是保住了自己的業務,更讓大家看到。
![]()
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話語權越來越強了!
說到底,荷蘭這回是真把自己玩進去了!
本來想占點便宜,結果攪亂了歐洲汽車圈,自己的安世總部還被車企拋到了一邊!
以后再想搞這種小動作,估計得先好好算算賬,別到最后虧了夫人又折兵!
![]()
那些還想給中國高科技產業使絆子的,也該看看荷蘭的例子,別最后自己掉坑里了!
安世中國能這么硬氣,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實打實的技術和規模堆出來的。
東莞工廠一年能出500億顆芯片,上海臨港的12英寸產線還在不斷提升產能。
這些都不是吹出來的!
![]()
以前,是我們求著融入全球產業鏈,現在,在最關鍵的領域,已經是全球產業鏈離不開我們這一環了!
這背后,是中國科技和工業體系硬實力的體現,是戰略定力的最佳證明!
面對明槍暗箭,不慌不亂,憑借扎實的內功和快速的反應。
就能把對方的“絕殺局”,拆解成自己的“反殺局”!
![]()
荷蘭政府這一搶,搶空了自家的安世總部,搶慌了整個歐洲的車企,也搶出了中國半導體產業在全球格局中。
一個嶄新而強悍的形象!
我敢說,接下來,睡不著覺的,恐怕不止是荷蘭人了!
那些還在盤算著如何“精準打擊”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勢力,是時候重新撥撥算盤了。
看看下一個倒下的,會是誰的多米諾骨牌!
![]()
結語
安世中國的漂亮“反殺”,不止是商業上的勝利,更是中國產業鏈硬實力的最佳證明。
它告訴我們,核心技術和完整產業鏈才是最大的底氣,足以讓我們在博弈中定義新的規則。
下一個睡不著覺的,會是誰?這或許是所有試圖“卡脖子”的人,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