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的黃先生,去年因為交通事故腿部骨折,在當地某醫院進行了骨科手術,手術過程中為他安裝了外固定支架,但耗材費用高達18590元。結果出院后他驚訝地發現,同廠家同型號同規格的醫用耗材,在網上購物平臺的價格竟然和醫院的價格相差近十倍!
![]()
看到這里,您覺得醫院到底是合理定價還是在合法“搶錢”呢?先讓大家做一個單選題:
一、渠道不同,貴十幾倍醫院沒毛病
二、 暴利套路,把患者當冤大頭
三、 看不懂,但大受震撼,到底誰在搞鬼?
四、 見怪不怪,反正醫保的錢也不是自己的
大家找別著急選,因為更戲劇的事還在后面。
![]()
黃先生在發現網上和醫院的價格相差過大后,向有關部門進行了投訴,結果這家醫院的小程序上,這些耗材的價格突然被調低了,從原來的2200元變成了895元,更有人直接找到黃先生家里,塞紅包求他別在網上發聲,還說會有人因此丟工作。見過患者給醫生塞紅包的,可醫生給患者塞紅包的還真是第一次見……
![]()
而醫院面對質疑,給出的回應是患者的購買渠道不對,而且醫院沒有定價權,醫保局掛多少錢,我們就收多少錢。不禁讓大家想問,這是在向上“甩鍋”嗎?責怪醫保局定價高了?可隨后黃先生的一句話,又讓醫院啞口無言了。
經過對比發現,黃先生在網上看到的醫療耗材,無論是產地、械字號、型號、資質,都跟醫院的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一個在網上銷售,一個在醫院銷售。相信看到這里后,大家心中都已經有了答案。
![]()
作者相信,全國遭遇類似情況的患者,肯定不只黃先生一個,那么這就有必要去刨根問底的追究一下原因了。因為醫保不僅是國家為廣大老百姓提供的醫療保障,更是很多人的救命錢,那么究竟又是誰在偷偷地掏空我們的醫保卡?
![]()
最后建議查查全國醫院的耗材采購價格,估計會發現更多驚人的內幕也說不定,此外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積極介入調查,如果是誤會,趕緊還醫院一個清白,畢竟這關系到醫療機構的公信力。如果不是誤會,那就該查的查,該罰的罰,總不能以后讓患者自己在網上買醫療耗材,然后再拿到醫院去治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