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食品產業復蘇之機來了。
自2006年始,河南食品產業連續多年躍居全國第二,可是到2019~2020年下滑至全國第四;再到2021年下滑至全國第六,被福建、湖北兩省超越。
至今,河南食品產業持續在第六位徘徊,甚至還有下滑的可能性。
“十五五”規劃來了,在“制造強國”與“農業強國”建設戰略目標之下,河南作為經濟大省,擔當起“制造強省”、“農業強省”發展責任,義不容辭。
只要河南食品產業“臥薪嘗膽”,復蘇全國食品產業強者地位的戰略機會窗口打開。
冷靜看待河南食品產業跌落的原因,食品產業高端制造能力不足,科技含量低是主因。
“十五五”規劃給出了河南食品發展創造了良機。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對于河南而言,現代食品產業是發展先進制造業體系中重要的一環。
![]()
底層邏輯是河南食品產業是河南第一大產業。河南有理由把發展現代食品制造業置于發展先進制造業體系重中之重的地位。
必須認識到食品產業作為河南制造業體系中最具延展性的產業,它的基礎在農業,延伸在制造,價值在品牌,未來在科技,橫跨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科技與消費等多條產業鏈,它既是傳統產業,又蘊含著新興產業。
河南食品產業增加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3.4%,與先進食品產業大省相較,河南占比都居前,可以看出,食品產業是河南消費升級,穩定就業最主要的產業之一。
筆者以為河南壯大食品制造業有三大策略。
一是智能化,這是河南食品制造業高質量提升的先導舉措。對食品產業而言,“智能”貫穿于原料采購、生產加工、質量控制、流通配送、消費反饋的全鏈條。實現智能工廠可以實現精準控溫控濕;大數據分析讓企業精準洞察消費者需求,實現柔性生產;區塊鏈可追溯食品來源,保障安全與信任,這些數智化應用不僅提升了食品制造業的效率與質量,可以拉升河南食品制造價值鏈高度。
二是綠色化,這是河南食品制造業價值提升必由之路。食品產業的“雙碳”目標是指通過降低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實現綠色發展。這對于河南食品制造業來說,從原料種植的綠色認證、清潔能源的使用,到包裝減塑、供應鏈減排等都必須堅守綠色低碳發展。
而把循環經濟理念融入生產體系通過資源再利用、廢棄物回收處理等方式,實現生產過程的生態閉環,這種綠色轉型,可以提升了食品質量與品牌形象,正被擁有產業使命的企業投入到實踐之中。比較典型的企業有牧原集團等。
三是融合化,這是河南食品產業走向生態體系建設的關鍵一步。必須認識到,食品產業正從“單一制造業”向“制造+科技+文化+服務”的綜合體系演變。比如,近年來比較風行的功能食品、營養食品等,就實現了食品產業與健康產業的融合化;再比如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崛起,食品產業迅速發展起來的預制菜,即時零售等新業態,食品產業也成為數字經濟中的一環;再比如,河南香菇醬與文旅產業融合,開發了不同旅游場景下的新產品等。
可以預計,這三條道路也是全國各先進食品制造業大省均會競爭發展的賽道。不過,河南擁有雄厚的農業根基,龐大的人口市場紅利,全國最大的智能食品產業基地,只要食品的“技術面”實現了異軍突起,河南食品制造業依然擁有復蘇的強大能力。
十五五期間,河南食品產業有信心實現高質量崛起,畢竟有著“基本面”的強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