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晚至30日早,全球金融市場迎來一場“震蕩風暴”。美聯儲如期宣布年內第二次降息25個基點,本應給市場注入信心的舉措,卻因主席鮑威爾的“鷹派”言論畫風突變。加密貨幣市場首當其沖,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集體跳水,24小時內全網近6億美元合約爆倉,超13萬投資者慘遭“收割”。與此同時,黃金、美債、日韓股市等資產走勢分化,一場由貨幣政策預期主導的市場調整正式拉開帷幕。
加密貨幣“大跳水”:13萬人爆倉背后的連鎖反應
加密貨幣市場的狂歡在美聯儲政策信號釋放后戛然而止。10月29日晚間,比特幣價格率先開啟下跌模式,短短數小時內跌幅超3%,價格跌破11萬美元關口,較日內高點下跌超3500美元。截至30日早間券商中國記者發稿時,比特幣報10.99萬美元,單日跌幅達2.58%;以太坊緊隨其后,價格跌至3882美元,跌幅2.45%;XRP、艾達幣等其他主流幣種也未能幸免,跌幅分別超過2%和1%。
價格暴跌直接引發加密貨幣合約市場的“爆倉潮”。據Coinglass數據顯示,24小時內加密貨幣全網合約爆倉金額達5.88億美元,爆倉人數突破13.36萬人。從倉位類型來看,多單投資者成為此次爆倉的“重災區”,多單爆倉金額4.55億美元,是空單爆倉金額(1.33億美元)的3倍多。其中,最大單筆爆倉單出現在Bybit交易所的BTCUSD合約,單筆爆倉價值高達1100萬美元,相當于近8000萬元人民幣瞬間蒸發。
![]()
對于此次加密貨幣的集體下跌,市場普遍將原因指向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講話。盡管美聯儲如期降息25個基點,符合市場此前預期,但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12月份再度降息“遠未成定局”,直接澆滅了投資者對后續寬松政策的樂觀預期。加密貨幣作為典型的風險資產,對流動性環境極為敏感,當市場意識到降息節奏可能放緩,資金避險情緒升溫,大量資金從加密貨幣市場撤出,最終引發價格跳水和合約爆倉。
美聯儲“鷹式降息”:政策分歧下的市場預期重塑
此次美聯儲降息之所以引發市場劇烈波動,核心在于“降息”與“鷹派言論”的矛盾組合。當地時間10月29日,美聯儲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3.75%~4%,這是繼7月之后年內第二次降息,符合多數機構和投資者的預期。但在隨后的新聞發布會上,鮑威爾的表態卻與“寬松”基調背道而馳。
鮑威爾強調,美聯儲將繼續根據經濟數據、前景變化和風險平衡來制定貨幣政策,而針對12月的政策走向,委員會內部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他直言,市場預期的12月降息“遠未成定局”,需要投資者降低對后續降息的預期。這一表態被市場解讀為“鷹派降息”,意味著美聯儲可能暫時擱置寬松步伐,甚至可能提前結束本輪降息周期。
從美聯儲內部來看,政策分歧已逐漸顯現。會議記錄顯示,部分委員的核心擔憂是就業市場降溫,認為需要通過持續降息來穩定就業;但另一部分委員則警告,當前通脹仍維持在3%左右的年化水平,遠高于2%的目標區間,持續降息可能加劇通脹壓力,限制進一步放松政策的空間。更復雜的是,當前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導致官方經濟數據發布凍結,美聯儲缺乏關鍵數據支撐,政策制定難度進一步加大。
市場對美聯儲政策的預期已開始重塑。據CME“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截至10月30日,市場認為12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67.8%,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32.2%;而對于明年1月,累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降至56%,累計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僅為22.5%。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固定收益執行董事KelseyBerro分析指出,鮑威爾的表態正在重置市場預期,讓12月的美聯儲會議成為“充滿政策懸念”的關鍵節點,投資者不得不重新評估未來的降息路徑。
全球資產走勢分化:避險與風險資產“分道揚鑣”
在美聯儲“鷹式降息”的沖擊下,全球各類資產走勢呈現明顯分化,避險資產與風險資產“分道揚鑣”,不同市場的邏輯差異逐漸凸顯。
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率先迎來利好。10月30日亞市早盤,國際金價小幅拉升,截至發稿時漲幅超過0.60%,投資者通過增持黃金來對沖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不過,黃金的上漲空間可能受限。澳新銀行研究部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當前貿易談判前景樂觀,若貿易局勢持續改善,市場風險偏好可能回升,黃金的避險買盤將受到抑制,漲幅或難以持續擴大。
美債市場則遭遇“黑色星期三”,創下近五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盡管勞動力市場走弱是美聯儲此次降息的重要原因,但鮑威爾的強硬信號沖擊了規模達30萬億美元的美債市場。投資者擔憂后續降息放緩,紛紛拋售美債,導致美債收益率大幅上行。不過,對于美債未來走勢,機構觀點出現分歧。FortWashington的DanCarter認為,就業減弱仍是支撐降息的核心邏輯,在12月會議前這一邏輯難以逆轉,美債收益率上行空間有限;而中金公司則指出,“鷹式降息”信號可能推動美債賣壓延續,短期內收益率或繼續波動。
日韓股市作為亞洲主要市場,開盤后走勢分化。10月30日早盤,日本日經225指數開盤報51146.27點,下跌0.31%,受美聯儲政策不確定性和本土經濟數據疲軟影響,投資者情緒偏謹慎;而韓國綜合股價指數開盤報4105.95點,上漲0.6%,得益于韓國出口數據改善和科技板塊業績向好,市場對經濟前景的信心相對較強。
從整體來看,當前全球資產定價的核心邏輯已從“寬松預期”轉向“政策分歧”。不同資產對美聯儲政策的敏感度不同,避險資產在短期獲得支撐,但長期受貿易局勢等因素制約;風險資產則面臨流動性收緊預期的壓力,波動加劇。中金公司在最新研報中提醒,盡管美聯儲仍有寬松空間,但降息節奏可能放緩,投資者不宜對寬松政策抱過度樂觀預期,同時需警惕風險資產的回調風險。
后市展望:政策不確定性下的投資策略調整
對于未來一段時間的市場走勢,政策不確定性將成為核心變量。美聯儲內部的政策分歧、美國政府停擺導致的數據缺失、貿易局勢的反復,都將加劇市場波動,投資者需要重新調整投資策略。
從加密貨幣市場來看,短期內仍將處于震蕩調整階段。由于加密貨幣與美聯儲貨幣政策預期高度相關,若后續美國經濟數據疲軟,12月降息概率回升,加密貨幣可能迎來反彈;但若是通脹數據居高不下,降息預期進一步降溫,加密貨幣或面臨更大回調壓力。對于投資者而言,當前需控制倉位,避免過度杠桿操作,警惕合約市場的爆倉風險。
美債和黃金市場則需關注兩大關鍵因素:一是美國經濟數據的發布情況,若政府停擺結束后公布的就業、通脹數據不及預期,可能重新點燃降息預期,利好美債和黃金;二是貿易談判進展,若貿易局勢改善,風險偏好回升將壓制黃金漲幅,同時可能推動資金從美債轉向風險資產。
對于股市而言,不同市場的分化可能持續。美國股市受美聯儲政策影響較大,若降息預期降溫,前期漲幅較大的科技股可能面臨回調壓力;新興市場股市則需關注美元走勢和資本流動情況,若美元走強,可能導致新興市場資本外流,壓制股市表現。
總體來看,當前全球金融市場已進入“政策敏感期”,每一次美聯儲的表態、每一份關鍵經濟數據,都可能引發市場的劇烈波動。投資者需要保持理性,避免追漲殺跌,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調整資產配置,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相對確定的投資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