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鹽城的黃先生反映,他在一場交通事故中意外骨折后發現,同廠家同型號的醫用耗材,醫院賣給患者的價格,比銷售公司的價格高出十幾倍。
報道稱,2024年7月,黃先生發生了交通事故腿部骨折,在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做了手術。
術后,醫護人員為他安裝了外固定支架,共使用5個骨牽引針、5個針桿夾、3個桿桿夾、3根連接桿,費用總計18590元。
黃先生出院后無意中發現,網上也有同款產品銷售,且是同一個廠家、同一個型號、同一個訂貨編碼、同一個名稱、同一個規格。這套外固定支架是蘇州愛得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
他向醫療器械銷售公司詢價后發現,公司給他的價格比醫院賣給患者的價格便宜很多,有的價格相差十幾倍。
如不銹鋼的骨牽引針,銷售公司的價格是42元,醫院賣給他是483元;針桿夾,銷售公司的價格是168元,醫院的價格是2200元;連接桿,銷售公司的價格是100多元,醫院的價格是800多元。
![]()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回應媒體稱,陽光采購平臺上的價格是醫保局統一定價的,醫院沒有定價權。
10月29日,極目新聞記者就相關情況致電了鹽城市醫保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已經關注到此事,陽光采購平臺上價格由省醫保局統一定價,“走平臺采購,平臺什么價就什么價格,價格是企業在陽光招采平臺上統一申報的。”
江蘇省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處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們已經關注到此事,并且非常重視,目前正在調查當中。
![]()

一場交通事故已經讓人心力交瘁,術后偶然發現的價格差,更讓普通百姓如墜云霧——同廠家、同型號、同編碼的醫用耗材,醫院價居然比銷售公司高出十幾倍,這錢到底貴在哪兒?
作為要為醫藥費精打細算的普通人,最直觀的感受是“看不懂”。我們相信醫院的專業性,也依賴醫保系統的監管,可“陽光采購平臺”這個聽起來滿是透明感的名字,卻沒能擋住如此懸殊的價格。
鹽城附醫說沒定價權,市醫保局推給企業申報,省醫保局說在調查,一圈問下來,老百姓只摸到一堆“責任邊界”,卻沒找到價格虛高的答案。
對普通老百姓而言,我們要的不是復雜的政策解釋,而是實實在在的公平。手術臺上用的耗材該值多少錢,能不能像超市價簽一樣明明白白?企業申報價格時,成本清單能不能公開讓大家看看?平臺監測到外省低價后,能不能自動觸發降價,不用等患者去發現、去投訴?
現在省醫保局已經介入調查,我們盼著能查個水落石出!這十幾倍的差價里有沒有灰色利益?平臺審核的漏洞在哪兒?已花的冤枉錢能不能退?更重要的是,要讓“陽光采購”真正陽光起來,讓老百姓每一分醫藥費都花在明處。
畢竟對普通人來說,看病花錢不可怕,怕的是花得不明不白,怕的是政策再好也抵不過“暗箱操作”。
來源:網絡整理匯總 聲明:1.文章如注明來源,版權均屬于原著,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侵權請聯系刪除!2.如轉載本號文章,轉載需注明“來源:揚子零距離”。

反腐專刊推薦(點擊閱讀)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