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布魯塞爾那談判桌,氣氛繃得能拉斷弦。
歐盟來的談判代表,懷里揣著一沓數據報告,一坐下就想讓中國在稀土出口上松松口。
結果中方代表一句話把話撂得明明白白:這政策是早就想透的戰略安排,跟誰施壓都沒關系!
這事兒要是只看表面,可能覺得是雙方在抬杠。
![]()
但往深了想,中國對稀土出口的態度,從來不是臨時起意。
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為啥中國不讓步,美日歐又為啥這么急,還有中國手里的稀土底氣到底有多足。
布魯塞爾談判硬碰硬:歐盟要“松口”,中國說“沒門”
歐盟代表在談判桌上掏數據的時候,我猜他們可能覺得“拿事實說話”就能讓中國讓步。
畢竟稀土這東西,歐盟不少產業都得靠它新能源汽車電機、手機屏幕,甚至一些軍工零件,都離不開這玩意兒。
![]()
可中方這邊的態度,硬得像塊鐵板。
不是故意不給面子,而是這政策真不是拍腦袋定的。
本來想以為中國是臨時“卡脖子”,后來查了2021年那《稀土管理條例》才發現,從稀土開采到冶煉,再到出口審批,全流程早就寫進規矩里了。
簡單說,就是既要保住國內的戰略資源不被瞎浪費,又要讓全球供應鏈別亂套,這平衡得拿捏好。
![]()
還有人說中國這是“壟斷”,其實真不是。
你想啊,要是不管不顧地賣,國內稀土儲量遲早要空,到時候不僅我們自己的芯片、風電產業要受影響,全球市場也得跟著慌。
中方這次把話說明白,也是想讓外界知道:政策不會變,別想著用施壓那套來談,沒用。
美日慌了神:一邊喊危機一邊離不開,組聯盟還沒人理
![]()
美國這邊最近的操作,說起來有點好笑。
媒體天天鋪天蓋地喊“稀土危機要來了”,好像明天就沒稀土用了。
可轉頭一看,美國本土的采購商該從中國買還從中國買。
為啥?很簡單啊,中國稀土又便宜、質量又好,還從不會耽誤交貨。
![]()
你要是采購商,你會放著省心的不選嗎?美國也不是沒試過自己搞稀土開發,比如那個芒廷帕斯礦山,錢砸進去不少,可建個礦山得八到十年,再建個精煉廠還得五年。
這周期也太長了,遠水解得了近渴才怪。
更麻煩的是,審批還特別嚴,環保要過聯邦和州兩道關,當地居民還擔心污染不愿意,進度一推再推。
如此看來,美國想擺脫依賴,怕是還得等好久。
![]()
日本這邊更有意思,外務省隔三差五就發聲明,喊著“稀土荒要來了”,還想拉著歐美搞個“反稀土壟斷聯盟”。
結果呢?歐盟內部根本沒人跟他一條心。
德國怕汽車產業歇菜畢竟新能源汽車電機離了稀土就轉不動;法國擔心國防工業的供應鏈斷了;東歐國家各有各的小算盤,根本不想摻和。
![]()
這聯盟,怕是組到猴年馬月也組不起來。
3.中國的底氣在哪?全產業鏈攥手里,想替代沒那么容易有人可能會問,中國為啥這么硬氣?答案其實很簡單:稀土產業鏈全在自己手里。
從內蒙古的白云鄂博礦開采,到北方稀土、廈門鎢業這些企業的冶煉加工,再到最后用在新能源、軍工上,每一步都沒掉鏈子。
![]()
之前看數據,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一多半,加工能力更是占了九成以上。
不是我吹,想復制這套產業鏈,真沒那么容易。
別的不說,光冶煉分離那技術,就不是幾年能學會的。
而且這些年,中國也攢了不少調控經驗,2010年對日本那回稀土禁令,就讓相關部門摸透了怎么平衡國內需求和國際市場。
![]()
現在不搞一刀切,而是看企業合不合規,合規的該批許可就批,該賣還賣。
中國手里有稀土這張牌,不是為了要挾誰,就是想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全球供應鏈要穩定,得靠大家一起維護,總不能讓中國一邊守著資源不浪費,一邊還得受別人的施壓吧?特朗普團隊現在最頭疼的,估計就是這事。
![]()
他們想讓美國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理論上聽著挺好,可實際上根本做不到。
美國國防部早就說了,軍工產業需要的稀土,短期內找不到替代的。
戰機、導彈、雷達,哪樣離了稀土材料都不行。
這現實,不管華盛頓愿不愿意承認,都擺在那兒。
所以說,特朗普最擔心的事,終究還是發生了。
中國的稀土出口政策,不會因為誰施壓就改變。
![]()
合規的企業該合作還能合作,可要是想靠政治手段干預,那肯定行不通。
全球稀土市場的格局,不是說變就能變的。
接下來就看西方國家怎么接招了,是拿出誠意來談,還是繼續瞎折騰。
更多后續,咱們接著關注就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