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菊花開,今又重陽。10月29日,我校2025年秋菊展拉開帷幕。叢叢菊花恣意盛放,為初冬的校園增添一抹亮色。現場既能賞萬菊競秋之美,又能品筆墨飄香之韻,傳統文化與秋日盛景在此相映成趣。
![]()
2025年秋菊展開幕現場
大健康學產研基地薇香玫語園里,各色菊花沿小徑次第鋪展,民樂協會的學生端坐于菊叢間,指尖撥動琴弦,悠揚旋律隨風飄揚;書畫社的學生以菊為景,在宣紙上揮毫潑墨,勾勒出菊花的千姿百態;茶社的同學烹水煮茶,棋社成員專注對弈,頗有一份悠然雅致。現場還有果酒釀造實訓中心自制的桑葚酒,同學們一邊賞菊,一邊淺酌桑葚酒,感受著重陽佳節與校園科研成果的獨特融合,別有一番風味。
![]()
晨光書畫社師生現場作畫
![]()
學生在開展棋藝比賽
![]()
菊花叢中演奏民樂
![]()
學生一邊賞菊一邊品茗
![]()
學生在體驗學校自制的桑葚酒
此次菊展的花卉品類豐富,既有多頭菊、獨本菊、紫菊、百日菊等經典菊花品種,也有一串紅、潑墨石斛、建蘭“金荷”等特色花卉點綴其間。每一株花卉都由師生精心培育而成,株型豐滿、花朵勻稱、形狀美觀。其中,附木式造型菊最引人注意,師生們將多頭菊接穗嫁接到老樁砧木上,再對枝條進行修剪、蟠扎,最終呈現出或似游龍或如臥虎的優美形態,盡顯園藝之美。
![]()
![]()
附木式造型菊吸引學生拍照打卡
“枝干的蟠扎角度要精準控制,才能呈現出靈動姿態。”園林園藝學院大二學生張晨陽說這是在課本上學到的培育技巧,他笑著分享道:“今年暑假參加了筑夢夏令營,參與了秋菊種植、修剪和組合造景。之前課堂上的知識就像散落的顆顆珍珠,通過這次實踐串聯成完整體系,才有了眼前這動人的菊花景觀。”
“從夏季育苗到秋季綻放,數月的精心培育,讓每一盆菊花都成為傳遞知識的‘活教材’。”園林園藝學院常務副院長唐艷平介紹,除了品種選育、養護,學生們還參與了組合造景、菊展布局、菊花配置等活動執行,他們在全產業鏈實踐中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操能力,綜合素養顯著提升。
![]()
![]()
師生沉浸式賞菊游園
經過數年精心打造,我校“四季菊展”已從最初的觀賞活動,發展為集專業教學、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美育實踐等于一體的綜合性育人載體、五育融合平臺及特色文化品牌。今年秋菊展融入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等傳統“八雅”元素,通過沉浸式場景營造與互動體驗,讓菊香與書香交織、健康與藝術共鳴,實現自然美育與人文教育的深度融合。
今年秋菊展與武漢市第42屆金秋菊展聯動,設置校內、校外雙展區。其中,校外展區作為長江新區代表展點設于幸福公園,展期是11月1日至30日。我校“四季菊展”特色文化品牌走出校園,為市民提供多元賞菊選擇。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記者:劉娜
攝影:陳沖 談宇鋒
責任編輯:卓胡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