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今年4月,蕪湖江面多了個“新面孔”——“河豚蔚藍01”。最近剛跑完測試,模樣看著普通,卻不燒柴油不慢充,靠換電池就能跑。單塊電池5分鐘換完,整船換好也就半小時。
內河航運燒柴油這么多年,突然冒出來這么個“電換俠”,這事兒真就只是“換個動力”這么簡單?
![]()
泊位不夠用,換電來救場
我們先從港口說起,中國內河航運藏著個老大難問題,泊位太緊張了。全國生產性泊位和船舶的比例是1比15,相當于15艘船擠破頭搶一個停靠位。
傳統電動船更麻煩,靠岸充電一充就是5到8小時。這時間一耗,后面排隊的船全得干等著。一個泊位一天頂多服務六七艘船,趕上貨運高峰期,碼頭直接堵成“水上停車場”,周轉根本跟不上。
![]()
“河豚蔚藍01”換了個思路,用的是PACK換電模式。把電池做成430度電的標準包,一塊換完只要5分鐘,整船6塊電池半小時就能搞定。這么一來,單個泊位一天能服務12艘以上的船,效率直接翻了近一倍。
更省心的是,不用大動干戈拆建,也不用上重型吊車,一輛移動換電車開過來就能完成換電。這比國外的方案聰明多了,荷蘭ZES公司搞的集裝箱式換電,還得專門建重型充電站,小碼頭根本用不了。
![]()
這套系統還搭了“貨—船—岸—云”智能調度網絡。船到哪兒了,電池還剩多少電,下一個換電點在哪,云端系統實時算得明明白白。合肥到蕪湖300公里的航線,以前跑一趟要5天,現在縮到3天,運力跟著就提上來了。
研制單位三點水新能源科技把這套系統叫水運高鐵,思路和軌道交通從綠皮車到高鐵的升級很像。高鐵快不只是車好,還得有標準化車站和智能調度配合。換電船也是一個道理,船、換電站、電池、云端管理,缺一個都不行。
![]()
電池能共享,成本能控制
這船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不是船本身,而是背后的“船車儲”電池共享體系。說白了,船上卸下來的電池,既能給港口重卡供電,也能接到儲能設備上循環利用。一塊電池在不同場景轉著用,利用率比單獨給船充電高出40%,簡直把電池價值榨到了極致。
他們還把車規級電機裝到了船上,這在全球還是頭一回。根據測試數據,電機效率能到97%以上。跟傳統柴油動力船比,年運維成本能降40%左右,能耗更是只有燃油船的十分之一。
這些數字看著不起眼,可內河航運每年貨運量有49.5億噸,這么算下來,省下的燃油費和減少的排放量就相當可觀了。
![]()
電池管理系統也下了不少功夫,能自動識別使用場景,在船舶、重卡、儲能設備之間切換工作模式。鹽霧、振動、高溫低溫這些極端環境都試過,過了23項船舶特殊環境認證。
安全方面更是做足了準備。裝了AI熱失控算法,能提前預判風險。萬一真出問題,電芯級高溫抑制技術能把溫度壓下來。換電時船上會短暫斷電,他們專門開發了柔性供電系統,保證動力不中斷。
這些技術已經申請了370多項專利。從電池包設計到艙室標準化,從換電機械臂到云端調度系統,每個環節都有專利保護。這不是簡單的技術堆砌,而是把整個系統拆解成了可復制的標準模塊。
![]()
產業鏈有多長,市場就有多大
這艘船帶起來的不只是航運本身。船舶產業鏈覆蓋國民經濟20個大類,跟汽車產業高度重合。沿江城市本來就有汽車制造基礎,現在轉型做船舶配套,技術上不難銜接。合肥、蕪湖這些地方已經開始布局了。
有人預測,到2028年,換電設備制造市場規模能到1200億元,芯片、傳感器這些智能控制系統的需求也會跟著漲。這背后可是萬億級的產業集群。
政策層面也在推波助瀾,國家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政策明確說了,到2028年內河新能源船占比要超過30%。每艘船最高能拿3200元每總噸的補貼,這個力度著實能打動船東。加上十四五期間交通強國建設提速,內河航運綠色化已經從喊口號進入真刀真槍的落地階段。
![]()
出口這塊有更大的想象空間,中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已經是出口“新三樣”,內河電動船舶完全能跟著走這條路。海南已經在布局瓊州海峽純電冷鏈航運,東南亞、中東這些地方內河多,但基礎設施薄弱,正好適合中國的小型模塊化方案。技術輸出的同時,標準也能跟著走出去,形成區域性技術聯盟。
運輸成本的賬也值得算一算。水運本來就是成本最低的運輸方式,單位運輸成本只有鐵路的二十分之一,公路的百分之一。現在換成純電動力,能源成本再降一截,單塊430度電的電池換電成本約200元,一艘船一天的能源支出比燒柴油省90%以上。
![]()
麻煩也不少,得慢慢解決
不過挑戰也擺在眼前,很多中小船公司沒錢搞數字化系統,換電網絡利用率上不去。大船公司能自己投錢建換電站,小船東只能等第三方運營商布局。這里面有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沒有足夠的換電船,運營商不愿多投;換電站不夠,船東又不敢換船。政府補貼能緩解點壓力,但最終還得靠商業模式跑通。
技術層面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現在“河豚蔚藍01”主要針對合肥到蕪湖這條固定航線設計,要是推廣到全國其他水系,電池規格、換電接口能不能統一,得提前規劃。長江、珠江、黑龍江的水文條件差太多,北方冬天結冰,南方夏天高溫,電池在不同環境下的表現還需要更多數據驗證。
![]()
“河豚蔚藍01”的意義不在于一艘船跑得有多快,而在于中國內河航運,不用再跟著歐美大型港口模式走,能按自己的情況,走出更靈活、更經濟的路子。
這條路能走多遠?還得看換電網絡鋪不鋪得開、電池標準統不統一、商業模式能不能跑通。但至少,第一步已經穩穩邁出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