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 華陽新材發布2025年三季報。據報告,今年前三季度,華陽新材實現營收3.26億元,同比增長31.10%;歸母凈利潤6888.33萬元,同比增長178.58%,成功扭虧為盈。
兩月前,在華陽新材的半年度數據中,今年上半年華陽新材實現營收1.5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便同比大漲266.15%,實現盈利。
三季報公告同時指出,前三季度營收增加主要是鉑網及氯化鈀銷量增加所致。此前半年報中也指出,貴金屬業務受貴金屬市場行情回升影響。
據公開信息,華陽新材前身是太化股份,于2000年11月登陸資本市場。后因太化股份主要化工生產裝置被迫關停并實施搬遷,山西省政府于2010年底決定由陽煤集團對其進行托管,陽煤集團成為太化股份控股股東。隨著省屬新材料旗艦——華陽集團的組建,太化股份被定位為華陽集團新材料業務資產整合上市平臺,并在2021年5月更為名為華陽新材。
![]()
在業務方面,華陽新材早在2016年便開始轉型貴金屬,直到2021年完全剝離化工資產,貴金屬回收加工業務比重持續加大。目前,華陽新材已形成貴金屬回收加工、生物降解材料、鈉離子電池材料三大核心業務板塊。
據悉,華陽新材貴金屬加工業務具備年產2500kg鉑網的生產能力,年處置1000噸含貴金屬廢催化劑的能力,并具備氯化鈀、硝酸鈀的生產能力。公司是國內首家實現硝酸用鉑催化網量產的企業,在國內鉑網市場的占有率超過30%。
其中,華陽新材重點子公司華盛豐貴金屬掌握火法富集核心技術,鉑網年產能2500公斤,客戶覆蓋中石化、萬華化學 等頭部企業,市占率穩居國內前三。其開發的氯化鈀產品純度達99.95%,突破氫燃料電池催化劑技術瓶頸;生物降解材料領域,6萬噸/年PBAT項目試產指標優于國 標,淀粉基可降解吸塑材料成本較PLA降低30%。
今年上半年,華陽新材鉑網加工產量達866.90kg,同比提升20%;回收鉑鈀32.88kg,貴金屬化合物產量108.5kg,產能釋放與收益同步改善,實現利潤增厚。
前不久,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2025-2030年中國貴金屬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中國貴金屬市場已形成"黃金主導、多元共進"的產業格局。報告預測,全球貴金屬市場規模將在2030年突破1.8萬億美元,中國市場規模突破1.2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穩定在8%-10%之間。
受此市場利好,華陽新材今年全年業績有望持續向上。
![]()
的通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