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清史研究愛好者。
我認為歷史研究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標準。歷史人物一定要放在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中去分析,而不能用今天的標準來分析歷史人物。
滿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的一員。滿族在歷史上建立過兩個重要的朝代:金朝和清朝。站在今天的現實主義角度,任何維護民族團結的做法都是值得贊揚和肯定的,任何制造民族分裂、挑動民族之間仇恨的做法都是應該被否定的。
但如果我們把當前現實的標準生搬硬套到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上面,就可能會鬧笑話。舉個例子,如果我們按照今天民族政策的標準去衡量宋金對峙時期的歷史人物,說“秦檜是推動民族融合、民族團結的功臣;岳飛是制造民族分裂、破壞民族團結的敗類”,這是不是會讓人笑掉大牙?
明清易代之際,清朝代表的就是一種更落后、更野蠻的力量。明清易代,在當時就是“野蠻征服文明”。這個過程中充斥著漢民族的斑斑血淚、累累白骨。江陰八十一日、嘉定三屠、廣州大屠殺……讓人不堪回首。剃發(fā)易服更是對漢人的侮辱,打斷了漢人的脊梁。清朝建立以后,以維護滿洲貴族統(tǒng)治地位為目標的制度設計讓中國在清朝統(tǒng)治期間落后于西方列強。清朝大興文字獄,讓中國社會陷入“萬馬齊喑究可哀”的一潭死水的局面。明末清初的漢族士大夫、讀書人,對明清易代這件事有沉痛的理解,提出“亡國”與“亡天下”的區(qū)別,認為大清征服大明是“野蠻征服文明”的“亡天下”。
中國人本來就有很重的家國情懷,在大清征服大明是“野蠻征服文明”的“亡天下”的情況下,這種對“異族征服”的反抗就表現得更加激烈和悲壯。史可法、黃道周、閻應元等以身殉國的人物可歌可泣,甚至已經投降了滿清的李成棟在被喚醒民族意識之后都舉旗反清。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張煌言、夏完淳、李定國他們就是鐵骨錚錚的英雄,洪承疇、吳三桂、施瑯他們就是漢奸。
![]()
再來說說“清軍攻臺”。清朝攻占臺灣,那不能叫“收復”臺灣。“收復”這個詞的意義很明確,如果清朝曾經擁有過臺灣,后來失去了,再拿回來,那才能叫“收復”。比如我們可以說“左宗棠收復新疆”,這里用“收復”這個詞一點問題都沒有。臺灣是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里收回來的。臺灣之前從來沒有被大清統(tǒng)治過,清廷攻下臺灣,怎么能用“收復”這個詞?當清朝占領全國,大陸衣冠沉淪,由鄭氏家族占領的臺灣就成了華夏大地上唯一保存漢族衣冠的地方,被稱為“明鄭”、“海外孤忠”。清朝占領臺灣,對當時剛剛被滿清統(tǒng)治沒多久的漢人來講,心情是很沉痛的。
同時,清朝占領臺灣真的是要擁有那片土地嗎?事實是,并不是。清朝攻打臺灣的目的更是為了消滅最后的抗清力量、消滅最后的認明朝為正統(tǒng)的力量。得到臺灣這片土地并非其目的。甚至為了消滅鄭氏集團,清朝可以付出“不要臺灣”的代價。清朝曾經與荷蘭達成協(xié)議,聯(lián)合起來消滅臺灣鄭氏集團,而清朝給荷蘭的報酬就是:割讓臺灣給荷蘭。
鄭成功驅逐了荷蘭人,收復了臺灣;清朝卻要聯(lián)合荷蘭人消滅臺灣島上的鄭氏集團,然后再把臺灣重新送給荷蘭人。
![]()
甚至,哪怕荷蘭人內部出現變故撤離了臺灣之后,清軍攻下了臺灣,清廷認為“消滅明朝殘余力量”的目的已經達到,可以撤兵回大陸了,而不是繼續(xù)占領臺灣。清廷認為“臺灣為海外泥丸,不足為中國加廣;裸體文身之番,不足與共守;日費天府金錢于無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主張放棄臺灣。連曾經極力向康熙皇帝推薦過施瑯的內閣大學士李光地也認為:臺灣隔在大洋以外,聲息皆不相通,因而主張空其地,任夷人居之。”
無論是以割讓臺灣給荷蘭為代價與荷蘭聯(lián)合剿滅鄭氏還是清軍自己打下臺灣消滅鄭氏之后準備放棄臺灣,都證明了清廷出兵臺灣更是為了消滅作為明朝殘余力量的鄭氏集團而不是要臺灣這塊土地。
清廷最終沒有放棄臺灣的原因讓人啼笑皆非,是因為施瑯要維護他個人“貪污腐敗得到的既得利益”的個人私心。施瑯是昔日鄭氏的部將,對鄭氏集團內部很熟悉;他同時又是平定臺灣的主將,手里權力很大。他利用鄭氏投降、文武官員遣送回內地,臺灣處于更替權力的真空機會,倚仗權勢,或低價強買,或武力強奪,在臺灣占有了大量田產。如果康熙帝放棄臺灣,他的這些田產就都打水漂了。所以他堅持朝廷不能放棄臺灣。
我們傳統(tǒng)道德觀講究“立德、立功、立言”。一個人的道德人品高低是決定我們肯定他還是否定他的重要參考。中國歷史上,蔡倫發(fā)明了造紙術、宋朝的秦九韶是個很高水平的數學家,但為什么我們很少看到宣傳他們的事跡?是因為這兩個人的人品非常差。所以,按照這樣的標準,對于施瑯這個“大節(jié)有虧且為官貪腐”的人的宣傳我認為也應該慎重。
在今天,我們當然支持民族團結、支持國家統(tǒng)一,但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現實去分析,如果生搬硬套某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來“古為今用”,可能就會鬧出“秦檜是推動民族融合、民族團結的功臣;岳飛是制造民族分裂、破壞民族團結的敗類”這樣的笑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