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十五五”逐步提高農民基礎養老金,能漲到500元嗎?
10月28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發布。這份文件中提到完善并落實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健全待遇確定和調整機制,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
看到沒有,文件單獨說要提高農民基礎養老金。這實際上就傳遞了一個很強的信號,未來5年,提高農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是重點工作。
那到底能提高多少呢?能達到500元嗎?
農民基礎養老金靠的是“中央托底+地方加碼”的機制,中央定一個全國最低標準,從2014年以來,總共上漲了7次,這幾年差不多是每年都漲。2024年和2025年都漲了20元,現在全國最低標準已經達到了143元。
![]()
按照“十五五”規劃建議,要逐步提高農民基礎養老金,預計連年上漲的可能性很大。假設從2026年到2030年,平均每年漲20元,那基礎養老金全國最低標準就能提高到243元。
地方加碼就看地方的財政能力和重視程度了,按道理來說,省市縣各漲一點,基礎養老金應該能提高到不錯的水平。
但有不少地方全靠省級財政出錢提高一點,市和縣一級根本就不漲。所以,目前有一些省份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只有150多元,只比全國最低標準多了二三十元。
![]()
比如2024年農民基礎養老金全國最低標準為123元,而吉林省級標準為145元,只比全國標準多了22元。
不過,今年有很多省份在全國最低標準的基礎上,額外提高了基礎養老金。比如上海增加65元,達到1555元。北京增加37元,達到998元。西藏增加30元,達到295元。海南增加27元,達到271元。四川增加30元,達到193元。
![]()
還有一些省份是增加20元,實際上就是中央漲的20元,他們自己沒出錢,比如內蒙古、安徽、福建、遼寧,都是增加20元,省級標準分別達到197元、190元、190元、174元。
![]()
目前,基礎養老金省級標準超過200元的省份大概有10個,經過2025年的上漲,全國省級標準平均水平應該也快接近200元。
當然,也有不少市縣區很給力,漲了不少。比如甘肅肅南縣,縣級標準直接漲了40元,讓農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到了328元。還有河南鄭州提高35元,達到240元。江蘇常州提高25元,達到515元。
![]()
怎么說呢?未來5年,農民基礎養老金平均標準達到500元可能性不大,但超過300元應該問題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農民養老金包括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截止到2023年末,農民人均養老金為214元,經過2024年和2025年的漲幅,接近250元,大概比基礎養老金高出50元左右。
所以,到2030年,農民人均養老金突破300元肯定沒什么問題。不過,5年后是什么消費水平呢?300元夠養老嗎?和城鎮退休職工養老金的差距縮小了嗎?這些可能都要衡量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