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體時代,品牌與用戶的關系正被重新定義。在今年由MMA主辦的SMARTIES CHINA2025終審活動上,胖鯨CEO 范懌對話Carnivo客戶群總監Amber,一起聊了聊Carnivo作為整合營銷服務機構與星巴克中國攜手的三年。他們以小紅書運營為起點,逐步拓展至社交戰役、整合營銷乃至前端策略,完成了一場從“內容執行者”到“品牌共建者”的升級。這段歷程,不僅是服務模式的進化,更是品牌與用戶深度聯結的實踐。
![]()
起點:用“活人感”打破品牌壁壘
三年前,星巴克作為高端咖啡品牌,面臨年輕化溝通的挑戰。Carnivo團隊從小紅書官號運營切入,摒棄傳統“廣告墻”式的內容邏輯,以“活人感”為核心,將賬號塑造成有溫度、會互動的“星子”。通過挖掘用戶UGC靈感、快速響應熱點、跨界聯動粉絲社群,星巴克官號逐漸成為用戶愿意主動對話的“朋友”。例如,從一條用戶留言本筆記出發,團隊將其延展為系列溫暖企劃,激發數千用戶分享自己的星巴克故事;借勢“東方明珠”熱點,用一張外灘咖啡圖巧妙回應,收獲高贊與共情。
![]()
進階:從社群洞察到品牌戰略
長期的社媒運營沉淀了寶貴的用戶洞察,成為星巴克大型營銷戰役的策源地。最具代表性的是與五月天粉絲(WMLS)的深度互動。團隊通過持續一年的社媒洞察,從線下門店應援到線上話題發酵,逐步積累情感認同,最終推動星巴克與五月天達成官方合作。這場聯名不僅帶來13.5億曝光、首周星冰樂銷售額創四年新高,更印證了“粉絲共創”如何反哺品牌戰略。
![]()
內核:主編思維與全域整合
在Carnivo看來,小編與主編的本質區別在于視角的廣度:小編聚焦內容與流量,主編則需統籌品牌在平臺生態中的全域布局。以星巴克為例,團隊將官號運營、KOL種草、咖啡師伙伴(KOS)、線下活動等觸點串聯,形成“內容-互動-轉化”的閉環。例如,在“桂花季”新品推廣中,團隊從前端產品定位、非遺聯名創意,到社交平臺分渠道落地,實現了從策略到執行的一體化賦能。
![]()
不可替代性:策略驅動的長期主義
在預算緊縮的市場環境下,Carnivo堅持“策略先行”。團隊認為,真正的價值不在于短期流量爆發,而在于通過對品牌的深度理解,幫助客戶找到長期增長路徑。無論是助力快消品牌精準拉新,還是為餐飲客戶引流到店,Carnivo通過數據與洞察,將預算投入“最值得的地方”。正如團隊所言:“Retainer服務是‘家廚’——只有長期陪伴,才能精準捕捉用戶需求,讓每一次傳播都服務于品牌資產沉淀。”
![]()
結語:成為品牌的“成長引擎”
星巴克的案例證明,品牌運營的終極目標不是單次戰役的勝負,而是與用戶共同成長的“伙伴關系”。Carnivo以小紅書為原點,逐步構建起覆蓋策略、創意、傳播、落地的完整服務體系,成為品牌不可或缺的“外腦”。在復雜多變的營銷環境中,唯有真正理解品牌內核、擁抱用戶變化的團隊,才能助力客戶在每一步關鍵決策中運籌帷幄。
未來,Carnivo期待與更多品牌攜手,從內容場走向生意場,從短期曝光走向長效增長。
采訪視頻:品牌拍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