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按:本文編譯自土耳其退役海軍軍官泰豐·奧茲伯克于2025年10月28日發布在《海軍新聞》網站上的題為《烏克蘭推出配備火箭彈和機槍的Sea Baby USV》的文章,部分內容有刪改。 此文中有大量情況與事實不符的地方,請各位讀者自行甄別。編譯此文,只為參考,同時向大家提供外媒的看法,并不代表譯者同意或者證實其觀點與消息。 由于譯者水平不足,文章中可能出現的錯誤請各位讀者多加指正。
烏克蘭國家安全局(SBU)公布了其“海寶貝”無人水面艦艇(USV)的升級型號,展示了包括多管火箭發射系統(MLRS)和遠程武器站在內的全新進攻能力。這些改進標志著該平臺從一次性的“神風”自殺式無人艇進化為可重復使用的多用途海軍裝備。
![]()
搭載了多管火箭炮的“海上寶貝”無人艇。
升級版“海寶貝”于10月22日由烏克蘭安全局揭幕,配備了十管122mm “冰雹” 火箭發射器和一個配備12.7mm機槍的遙控武器站。這些新增功能將使該無人艇從一個主要裝載炸藥的攻擊平臺轉變為一個多功能系統,能夠同時打擊海上和陸基目標,并具備自衛能力。
據烏克蘭安全局官員稱,最新一代“海寶寶”無人艇的作戰半徑超過1500公里,較早期型號約1000公里的航程大幅提升。該無人機的有效載荷也翻倍至2000公斤,使其能夠根據任務需求攜帶更重的武器系統或更大爆炸威力的戰斗部。
模塊化設計使其能夠在不同任務配置之間快速重新配置。裝備火箭彈的型號可以對沿海的敵軍陣地或敵艦進行區域火力打擊,而裝備機槍的型號則可以防御巡邏艇、低空飛行的飛機和其他威脅。某些配置將兩種系統結合在一起,形成多層次的打擊能力。
自2023年投入使用以來,“海上寶貝”已經展現出顯著的戰斗力。該無人水面艇曾多次襲擊刻赤大橋,最引人注目的是2023年6月的襲擊,該襲擊對這座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過境點造成了重大破壞。
這些行動導致了黑海地區海軍態勢的更廣泛轉變。烏克蘭的美國水面艦艇行動迫使俄羅斯將黑海艦隊的主力部隊從塞瓦斯托波爾遷至新羅西斯克,這實際上延長了俄羅斯海軍力量的投送時間,并降低了其作戰節奏。持續的威脅也迫使莫斯科大力投資反美國水面艦艇防御系統,包括海岸雷達、電子戰系統和速射近防武器系統。
防御性武器的整合借鑒了作戰部署的經驗教訓。俄羅斯軍隊越來越多地使用直升機和快速巡邏艇來對抗烏克蘭無人水面艇,這促使其增加了機槍和其他直射武器。2024年12月,在克里米亞附近的行動中,配備機槍的“海寶貝”無人機成功擊落了俄羅斯米-8直升機和“ 猛禽 ”級巡邏艇。
![]()
配備了遙控武器站的“海上寶貝”無人艇。
作者的評論:
在持續的戰爭中,烏克蘭在海軍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從根本上重塑了現代海戰的范式。通過有效運用創新型無人水面艇(USV)技術,烏克蘭的海上拒止戰略成功打破了俄羅斯在黑海的封鎖。結果,俄羅斯黑海艦隊被迫將其主要艦艇從塞瓦斯托波爾遷至新羅西斯克,因為塞瓦斯托波爾不再被視為安全的作戰基地。“海寶貝”號無人水面艇的最新升級正是這種持續發展的例證。
烏克蘭此前對裝備多管火箭系統的無人水面艇(USV)進行的試驗,展現出一種耐人尋味的效果,盡管這種效果主要體現在心理層面。火箭的非制導特性,加上明顯缺乏陀螺儀或萬向架等穩定系統,極大地限制了其精度——尤其是在小型無人水面艇在惡劣海況下航行時固有的不穩定性。因此,雖然此類系統的直接攻擊效能仍然有限,但其心理和戰術價值不容低估。在“神風”式自殺襲擊或協同攻擊之前發射火箭可能會分散俄羅斯艦艇人員的注意力,迫使他們過早部署對抗措施,從而削弱他們的戰備狀態和士氣。
總體而言,遙控武器站對于無人水面艇來說是一個有價值的補充,只要它們采用陀螺穩定平臺來減輕海況和船舶運動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