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年秋季,約旦河西岸的山坡上,成片橄欖樹結出沉甸甸的金黃果實,空氣中彌漫著豐收的氣息。對世代居住于此的巴勒斯坦家庭而言,這本應是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時節——一家人共同采摘、壓榨、儲存,延續著千百年來的農耕傳統。
2
然而,這份寧靜與喜悅正被系統性的暴力不斷撕裂。聯合國駐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人權事務辦公室主任阿吉特·桑蓋于上周二公布了一份令人震驚的報告,揭示了持續升級的定居者暴力浪潮。
3
數據顯示,僅在2025年的前六個月中,就已登記757起由以色列定居者發動、并在以軍默許或直接協助下實施的襲擊事件,創下同期歷史新高。
4
這些攻擊行為形式多樣且極具破壞性:農民在田間勞作時遭棍棒毆打;整片果園的橄欖被強行搶走;象征家族傳承的古老橄欖樹被連根砍伐;更有甚者,私人土地周圍突然豎起鐵絲網和混凝土障礙物,完全封鎖通行路徑。
5
這一幕仿佛出自荒誕派戲劇的場景,在現實中反復上演——一名父親試圖走向自家祖傳的橄欖林收割果實,卻面臨人身威脅、驅逐甚至逮捕的風險。
6
隨著以色列國防軍在西岸增設檢查站、巡邏哨所及隔離墻段落,越來越多的土地被物理隔斷,導致原住民無法進入自己的農田。這種結構性排斥正在重塑整個地區的農業生態。
7
據估算,截至2023年,約有96000dunums(相當于96平方公里)的橄欖種植區因封鎖和安全威脅而未能收獲,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數百萬美元,嚴重沖擊農村生計體系。
8
但損失遠不止于經濟層面。正如桑蓋強調,橄欖收獲不僅關乎收入,更是巴勒斯坦人身份認同的核心組成部分。每一棵樹都承載著家族記憶、代際聯結與土地歸屬感,是抵抗文化湮滅的重要象征。
9
當一棵歷經三代人守護的橄欖樹被推土機夷為平地,摧毀的不僅是作物,更是一種存在本身的歷史見證。
10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在這樣的高壓背景下,以色列議會竟于10月22日初步通過一項旨在正式吞并約旦河西岸部分區域的法案。盡管僅以25票贊成、24票反對的微弱優勢通過初審,但其傳遞的政治信號已然震動國際社會。
![]()
11
當"上帝的應許"撞上現實政治:一場注定失敗的吞并鬧劇
12
該法案的主要推動者、“諾亞姆”黨領袖阿維奧·馬奧茲在議會發言時情緒激昂,宣稱:“這片土地是神賜予以色列子民的永恒產業,愿主之名永受稱頌。”他的話語充滿末世論色彩,將領土擴張描繪成神圣使命。
13
這類基于宗教文本的地緣主張并非新現象。某些極端民族主義團體長期鼓吹建立“從約旦河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國,援引《創世記》中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承諾作為法理依據。
14
然而,歷史研究對此提出了尖銳質疑。著名學者施洛莫·桑德在其著作《猶太民族的發明》中指出,以色列建國之父戴維·本-古里安早在1922年便私下承認:
15
現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極有可能才是古代迦南地猶太居民的生物學直系后裔,而許多所謂“回歸”的猶太群體實則來自歐洲與北非。
16
更耐人尋味的是,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希伯來文學教授雅科夫·拉布金曾指出,即便在《圣經》敘事內部,亞伯拉罕也曾支付四百舍客勒銀子購買麥比拉洞用以安葬妻子撒拉,明確體現了對他人財產權的尊重。
17
這意味著,即便依照宗教經典邏輯,強占他人土地的行為也無法獲得正當性背書。
18
這場披著神圣外衣的政治表演很快遭遇現實重擊。
![]()
19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時代》周刊專訪時態度堅決地表示:“這件事不會發生。我已經向多個阿拉伯國家作出承諾,現在不可能反悔。”
20
他進一步警告:“如果以色列執意推進吞并計劃,美國將全面撤回對其的政治、軍事與財政支持。”副總統范斯的態度更為激烈,剛結束中東訪問回國即公開表態:
21
“若此舉僅為國內政治作秀,則堪稱極度愚蠢。我個人對此感到強烈反感。”他的措辭罕見地帶有個人情緒色彩,反映出華盛頓高層的不滿已難以掩飾。
22
面對來自最重要盟友的巨大壓力,以色列政府迅速發布官方聲明,將此次投票定性為“反對派發起的象征性動議”,強調內閣并未達成共識,企圖淡化其政策含義。
![]()
23
這種前后矛盾的操作雖顯狼狽,卻暴露出一個深層現實:內塔尼亞胡領導下的執政聯盟正日益陷入外交孤立。其依賴宗教右翼維持政權的做法,正在消耗美國長期提供的戰略庇護。
24
與此同時,國際司法機構也接連發出強硬聲音。國際法院以十比一的壓倒性多數裁定,以色列作為占領方負有法律義務向巴勒斯坦平民提供基本援助,并必須允許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自由進入加沙地帶開展人道工作。
25
法院同時駁回了以方對該機構涉嫌支持哈馬斯的指控,認定其缺乏證據支撐,構成對國際組織職能的不當干預。
26
全球知識界亦掀起聲討浪潮,來自歐美等地的450名猶太裔政界人士、作家、藝術家與學者聯合簽署公開信,呼吁各國政府對以色列實施定向制裁,以制止其在加沙地帶的系統性侵犯人權行為。
![]()
27
聯合國特別報告員弗朗西斯卡·阿爾巴內塞在其最新調查報告中毫不避諱地使用“種族滅絕”一詞,指出當前加沙局勢符合《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中的多項要件。
28
她明確指出,此類集體暴行得以持續,根源在于某些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長期縱容以色列違反國際法,提供外交掩護與武器供應,形成事實上的共謀結構。
29
當國際法院裁決落地、多國政要發聲譴責、昔日盟友頻頻亮起紅燈,那些仍在橄欖樹下蜷縮躲避暴力的巴勒斯坦人,依舊望不見和平的曙光。這條橫亙在正義與霸權之間的深淵,究竟需要多少淚水才能填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