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隨著冷空氣頻繁南下,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已正式進入冬季,南方多地氣溫也明顯下降,標志著全國范圍內的“入冬季”全面開啟。氣溫降低,保暖服飾需求激增,羽絨服作為冬季御寒的核心裝備,迎來了銷售旺季。各大商場、電商平臺以及社交直播間中,羽絨服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羽絨填充種類
羽絨服之所以能在寒冷季節占據主導地位,關鍵在于其優異的保暖性能與輕盈舒適的穿著體驗。而決定這些性能的核心要素,正是羽絨服內部的填充物。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羽絨填充種類主要包括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以及鵝鴨混合絨等。從保暖性來看,鵝絨普遍優于鴨絨,價格也較高。主要因為鵝的生長期較長,絨朵更大、蓬松度更高,能夠鎖住更多靜止空氣,從而形成更有效的保溫層。
![]()
絨子含量是指羽絨中絨子所占的質量百分比,標準是不得低于50%。高品質羽絨服通常標注絨子含量在80%以上,甚至達到95%或更高,意味著雜質少、保暖性強。而填充克重則直接決定了羽絨服的厚度與保暖等級,克重越高,保暖性越強,但重量也會相應增加。
線上線下融合與新興銷售模式
在銷售渠道方面,2025年的羽絨服市場呈現出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新格局。線下實體店不再僅僅是商品展示和銷售的場所,更是消費者體驗和互動的空間。線上電商平臺則憑借其豐富的商品種類、便捷的購物方式和優惠的價格,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直播帶貨已成為羽絨服銷售的重要場景。2025年冬季,頭部主播通過現場試穿、實驗室測溫、成分解析等方式,直觀展示羽絨服的保暖性能與工藝細節,單場直播銷售額突破了億元。即時零售則滿足了消費者對快速收貨的需求,通過與本地商家合作,實現商品最快在半小時內送達消費者手中,讓消費者能夠及時穿上溫暖的羽絨服。
![]()
羽絨服品牌與價格
當前國內羽絨服市場競爭格局日益多元化,形成了本土品牌、跨界品牌與國際品牌三股勢力。本土品牌以高性價比和深厚的供應鏈優勢牢牢占據大眾市場。代表企業如波司登、鴨鴨和雪中飛,憑借多年技術積累與品牌升級,主打300-1000元價位區間,產品覆蓋從基礎保暖到時尚設計多個系列。
跨界品牌主打400-1500元價位,安踏、海瀾之家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這些品牌原本在其他領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場份額,通過跨界進入羽絨服市場,憑借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渠道資源,迅速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跨界品牌往往將自身在其他領域的優勢與羽絨服產品相結合,推出具有獨特風格和功能的產品。
![]()
在高端市場,國際品牌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以The North Face(北面)和Canada Goose(加拿大鵝)為代表的國際品牌,憑借較好的極端環境適應能力、全球化的品牌敘事以及限量發售策略,將羽絨服價格推高至1000元-15000元不等。吸引追求身份認同與極致體驗的高凈值人群。盡管其價格高昂,但熱度不減,在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門店依舊人頭攢動,顯示出強大的品牌溢價能力。
在羽絨服的價格構成中,羽絨成本無疑是主要的決定因素。羽絨種類、絨子含量和填充克重這三個方面共同影響著羽絨的成本,進而決定了羽絨服的最終價格。除此之外,專業細分市場持續擴容。登山、滑雪等戶外運動的興起,帶動了專業防護型羽絨服的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