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南方天氣,前幾天還是30℃以上的“盛夏模式”,整天穿著短褲、短袖。轉眼間就下降了十幾度,瞬間進入了“寒冬模式”,很多人開始物色過冬的羽絨服。
然而,羽絨服市場“水不淺”,如果不會挑選,花大價錢也可能買到不保暖的“假貨”。
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選購羽絨服的關鍵點,掌握這幾招,幫你少走彎路、少花冤枉錢!
![]()
一、看“絨子含量”:保暖的核心
很多人以為羽絨服越厚越暖,其實真正起保暖作用的是“絨子”。購買時一定要看吊牌或內襯標簽上的“絨子含量”。
注意,“絨子含量”和“含絨量”不同。含絨量中可能包含絨絲、羽絲等碎料,保暖性差;而絨子指的是朵狀羽絨,蓬松保暖,鎖溫效果好。絨子含量越高,羽絨服越保暖。
國家標準規定,絨子含量≥50%才能稱為羽絨服。建議南方朋友選80%以上,北方寒冷地區最好選90%以上。
![]()
二、看“充絨量”:決定保暖程度
充絨量指的是一件羽絨服中填充羽絨的總克數。即使絨子含量高,如果充絨量不足,衣服依然不暖和。
在同等絨子含量下,充絨量越高,保暖效果越好,但衣服也會更重、價格更高。因此要根據實際需求選擇:
南方初冬:短款建議選 100g–150g,長款可選 200g 以上;
北方嚴寒地區:建議 150g 以上,長款最好超過 200g。
![]()
三、看“蓬松度”:保暖空間的指標
蓬松度反映了羽絨的“膨脹能力”。蓬松度越高,羽絨儲存的空氣越多,隔熱效果越好。
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用手按壓羽絨服表面,松手后觀察回彈速度。回彈越快、恢復越迅速,說明蓬松度好,保暖性也更佳。
四、看“填充物種類”:鵝絨 vs 鴨絨
羽絨服填充物主要有鴨絨和鵝絨兩種。鵝絨的絨朵更大、纖維更長,中空結構更明顯,保暖性通常優于鴨絨,因此價格也更高。
日常穿著中,鴨絨已足夠保暖,大家可根據預算選擇。若進一步細分:
白鵝絨 > 灰鵝絨 > 白鴨絨 > 灰鴨絨
白絨氣味較小,顏色淺,適合淺色面料;灰絨可能略有氣味,多用于深色服裝。
![]()
五、羽絨的服日常保養建議:
1、避免頻繁清洗
洗得多會損傷羽絨蓬松度,影響保暖。建議一冬洗1–2次即可,局部污漬可局部清洗。
2、切忌暴曬
晾曬時應置于陰涼通風處陰干。暴曬會導致羽絨變脆、面料老化。干燥后輕輕拍打,幫助羽絨恢復蓬松。
![]()
文末總結
掌握了這幾個關鍵點,下次買羽絨服時你就更有底氣啦!一件好的羽絨服,不僅要選得對,也要穿得對、保養得對,這樣才能在每個冬天都暖洋洋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