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買過一本《中國花錢》,翻開某頁一瞧,真羞人!我要帶著批判的眼光去看......
書中對于“秘戲錢”的解釋是:舊時長輩為了多子多福,特地將這種錢幣傳授給新婚夫婦,讓他們好好“學習”。
不過另一個適用場景嘛,就是很多男人幻想中的古代神秘之地:青樓。
![]()
風花雪月背秘戲 宜和2024拍賣:1150元
你可以把這種錢幣,看作為過去青樓的“籌碼”,高級一點的還有鎏金,價格當然也貴不少。
進入勾欄后(這個詞主要指賣藝場所),就用銀兩或流通銅錢,兌換一枚“秘戲錢”,然后憑此就可以找到中意的風塵女子。
為啥非要用不流通的錢幣當“籌碼”呢?因為古代青樓女子大部分都是被迫營業,賺了點錢就想跑。所以管事會嚴格控制她們的現金數量,“秘戲錢”就起到了一種代金券的作用。
除了應對客人,還能用這種錢幣買胭脂水粉等生活用品。
![]()
網絡配圖
青樓和“窯子”、“私窠子”完全是兩碼事,前者更加高端,提供的也不僅僅是解決生理問題,更像是古代的“高端會所”。
給文人墨客、達官貴人提供情緒價值,那么自身實力也要跟得上。大一點的青樓甚至會從小培養“紅牌”,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
而“姐兒愛俏”,遇到那種長得帥文采又好的人,甚至會倒貼,比如說柳永!
但這種人畢竟是少數,不論多么“高雅”,在這種場合還是現實點,錢最重要。
![]()
晚清老照片:龜奴扛著一位風塵女子
勾欄聽曲現在變成了網絡梗,但在古代想逛一次,花錢那真是如流水。
唐朝有個叫孫棨的人寫了本《北里志》,記載了當時長安平康坊的價碼。
一桌酒菜熟客1600文,生客翻倍。每喝一輪酒,還得再加1200文,要知道當時米價一斤才幾文錢。
吃頓飯就把普通人近一年的伙食費給吃沒了!
宋朝的時候,逛高端青樓甚至進門費就要一貫錢(即一兩白銀),給完賞錢還得點“花茶”,從幾百文到幾貫都有,這可是最低消費。
![]()
也就是說,啥事都不干,進門喝口茶已經花出去相當于現在上千塊錢了。
酒席錢、歌舞錢、雅間要加錢,點了女子陪酒,還要打賞龜公、丫鬟、樂師。好面子的斗酒斗詩,一輪賞下來,普通人幾年的收入就沒了。
這還只是“常規消費”,真正的“銷金窟”還沒出現呢,那就是頭牌!
宋代名妓李師師見一面就要20兩白銀,《水滸傳》里更夸張,宋江剛見面就給了百兩黃金,相當于出場就給一套大房子。
明末秦淮八艷之一陳圓圓的出場費,也高達幾兩黃金!后面被大人物看上,那錢都沒辦法計算了。
![]()
色相,只是最低級的一種變現方式!
最極致的是“情感”,讓客人感受到“被愛”,從而將這些女子從青樓中解救出來。哪怕沒名分,也比賣笑強。
《全唐詩》有5萬多首詩,其中與青樓相關的就2000多首,可見古代的文人騷客,也是流連忘返。
她們還特別擅長搞“饑餓營銷”,頭牌要客人多次拜訪后才愿見一面。宋代青樓還設了“三見方語”的規矩,吊足客人胃口。
這就叫“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
最高級的就是“賣藝不賣身”,真實歷史中一般公子哥用錢砸也不行,因為她們只為達官顯貴服務,除非砸錢的來頭更大。
唐玄宗時期,長安城在冊的風塵女就有1.1萬人,難怪那么多文人墨客都把長安當作夢想之地。
“勾欄聽曲”聽起來很美,但一切都建立在有錢有勢上面,普通人想都別想。也是建立在剝削女性的層面上,這種地方,還是讓它留在歷史書里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