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把重頭戲安排在最后,特朗普為了見到中方,已經做了萬全準備。
這場戲已經擺在臺面上了,美國那邊步子快,話放得多,想盡快把人約上桌,中方這邊不緊不慢,把節奏握在手里,馬來西亞那輪見面剛散場,經貿話題過了一遍,該問的點都過了,美國又丟話出來,說月底APEC在韓國那場要安排兩位見一面。
誰說的,特朗普自己站出來講,還提了個“互訪”的設想,他想把一個看得見的成果捆好帶走,回去好給市場和選民一個交代,中方回應一句“沒有進一步消息”,話很直,能見不難,要看值不值得見,不是你說開門就開門,這事還得看你拿什么上桌才好坐下去談。
馬來西亞那次是第四輪正式經貿磋商,氣氛不差,美方這邊財長貝森特把風先放了,說中國可能重新買美豆,說稀土政策可能延后執行,資本市場跟著給了點反饋,亞太這邊氛圍還算穩,中方這邊沒有急著出結果,公告沒有,承諾沒有,只給出一句“積極溝通,尚無新進展”,這節奏就是穩,牌不先亮,美國的路子是前腳爆料后腳要進度,人還沒出馬來西亞就想著把包裹掏出來報功。
特朗普這時候要一場見面,手頭壓力不小,通脹壓著,外貿貨架上的價格看不上去,里邊的人要一個能擺在臺面上的動作,對華強硬的人也要一個臺階,既要把話說硬又要讓貨能走,東亞這邊中日韓把自貿圈做起來,東盟那邊說到3.0版協議,臺面上的區域局已經在收口,美國看著站位靠外,他需要一個鏡頭,一個面談來告訴市場和選民這事他有安排,這個鏡頭他想拍,中國這邊不是靠鏡頭做事,鏡頭算記錄,事得看條件。
坐下能不能談不在于態度,在于條件夠不夠,對等、可執行、能落地,美國這輪給的愿望清單擺在那兒,買大豆,稀土出口別急著收緊,聯手打擊芬太尼走私,TikTok的安全討論可以放緩,臺海議題點到即止不展開,這些話聽著熱情,問題是給什么籌碼放在另一邊,你要我們買貨,我們要你把加征的關稅拉回原位,把技術封鎖放開,你要我們稀土慢一點,我們要你把對臺軍售按住,你口頭說“相信中方會自覺配合”,我們也可以說“相信你們會尊重一個中國原則”,一條換一條,清楚,這叫對等交換,中方一直沒給明確答復,就是看誠意到底放到哪里,清單能不能動到實處。
東盟這塊,美國也在下功夫,覺得拿住幾個國家就能掀起浪,特朗普這趟和馬來、泰國、柬埔寨簽了三份,礦產、電信、醫藥出口都寫進去了,媒體把“東盟四連簽”這個詞抬上來,東盟的局不是這么算的,最大貿易伙伴在中國,區域項目投的錢也大頭在中國。
RCEP也在,中國的路是把鏈條鋪進越、柬、老、緬這些點,轉口做得細,上游資源做得穩,區域一體化在跑,美國給降稅能不能給產業鏈,能不能給生產配套,家具能不能賣通道,高端制造能不能拉起來,完整供應鏈能不能建立起來,問號放在那里,今天降稅明天改口,有人敢押十年嗎,東盟不是誰的棋子,誰也不該把它當棋盤上那一枚隨手挪動的木頭。
這邊能頂住,不靠嘴上的詞,靠盤子里有東西,國有資本把底盤撐住,“十四五”走到現在,國資體量上來,增速在跑,規模過了九十萬億,資產化、證券化、杠桿化三化改革在推,省里像湖北有動作釋放流動性,底盤穩住了就不需要拿外資當氧氣瓶。
人口紅利這塊在做轉化,社保框架調整,稅收結構修,繳費比率做優化,這是把人帶來的紅利從勞動那頭慢慢換到財政基礎上,財政結構往均衡去,抗風險的能力在往里加,硬科技靠舉國體制去拉,“十五五”鋪的方向AI、量子、深海、芯片材料、關鍵軟件,人、錢、政策往重點去集中,這個打法中國能用,美國嘴上說補貼多,真正跑起來的是賽道切換,我們不想走近道,我們把賽道換了。
特朗普說“準備安排中美互訪”,他的準備是流程,我們的準備是博弈全局,見面不難,節奏要放在我們手里,談也好談,先把尊重擺到桌上,中國可以調整節奏,但中國不是那家按壓價配貨的工廠,我們不靠別人給機會,也不怕出口斷一截,談判的框架要正,不玩那些套路,你把會面文件準備好,我們把預案準備齊,劇本你遞過來,我們有自己的版本,開場在哪個段落,落點在哪一頁,掌握在我們手里。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