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相信很多家長和網友都被一則新聞驚到了:知名兒童啟蒙數字產品 “寶寶巴士” 竟然因 APP 內推送低俗廣告而致歉,相關詞條更是凌晨霸榜微博熱搜。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個本應給孩子們帶來美好啟蒙的 APP,為何會出現如此不堪的內容?
據報道,有家長發現寶寶巴士兒歌 APP 的開屏廣告中經常出現低俗擦邊的成人內容,比如直播擦邊畫面、“三女共侍一夫” 等字樣。這些廣告點擊后還會進入一些短視頻、短劇、小說等 APP 并自動下載軟件,而孩子根本不懂得如何關掉或處理這些廣告。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10 月 29 日上午,寶寶巴士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這些廣告是第三方平臺接入的,目前已下架所有廣告,并研發了廣告強制攔截功能。然而,這樣的回應似乎并不能讓用戶買賬。不少網友認為這是在甩鍋給第三方,畢竟沒有寶寶巴士的認可同意,第三方又怎能輕易在其平臺上投放廣告呢?
寶寶巴士在全球范圍內可是相當火爆,累計服務全球 7 億家庭用戶,海外用戶規模達 2.2 億,發布了超 200 款 APP、4500 多集兒歌動畫、16000 多期國學故事。如此大規模的兒童啟蒙品牌,卻出現這種與 “專注于兒童啟蒙教育” 理念相悖的問題,實在令人失望。
![]()
其實,APP 廣告彈窗亂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寶寶巴士的這次事件,無疑將問題的嚴重性又提升了一個檔次。兒童是最需要保護和正確引導的群體,他們就像一張白紙,而低俗廣告的出現,很可能會在這張白紙上留下難以抹去的污點,侵蝕兒童的認知,促使他們過早成熟。
此次事件不僅暴露了寶寶巴士在廣告審核上的漏洞,更引發了公眾對兒童數字產品安全性的深度思考。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兒童接觸電子產品的年齡越來越小,而如何為他們構建一個安全的數字環境,已成為全社會必須面對的課題。
![]()
首先,平臺方必須承擔起主體責任。寶寶巴士作為兒童啟蒙領域的頭部品牌,理應對所有內容,包括第三方廣告,進行嚴格篩選。僅僅“下架”和“攔截”遠遠不夠,更需要建立長效的審核機制,確保每一則廣告都符合兒童保護標準。此外,平臺應主動公開廣告合作方的資質和內容審核流程,接受公眾監督,而非在問題爆發后才被動回應。
其次,家長也需要提高警惕。雖然平臺有責任過濾不良信息,但在海量的數字內容面前,家長的監督同樣不可或缺。建議家長在使用兒童APP時開啟“兒童模式”或“無廣告模式”,并定期檢查孩子的瀏覽記錄。同時,家長可以通過日常溝通,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網絡認知,教會他們識別和拒絕不良信息。
![]()
更進一步來看,此次事件也反映出當前廣告行業的監管盲區。許多APP為了流量變現,放任低俗廣告泛濫,甚至利用算法精準推送擦邊內容。監管部門應盡快出臺針對兒童數字產品的廣告規范,明確禁止向未成年人推送成人化、低俗化的內容,并對違規平臺施以重罰。
廣大的家長和用戶們,你們對寶寶巴士 APP 推送低俗廣告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如何才能讓孩子們在一個更健康、純凈的數字環境中成長。也希望大家能將這篇文章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這個問題,共同為孩子們的未來出一份力。
用真實的記錄,筆者要為那些平凡和不凡發聲!我們相信,真實故事,更具說服力,更感動人心。更多資訊請關注:藝飛說!
#民生聚光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