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近日表示,該國西北部埃斯基謝希爾省貝伊利科瓦地區可能蘊藏著1250萬噸稀土資源。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如果這一儲量得到確認,土耳其將成為繼中國和巴西之后,世界第三大稀土儲量國。埃爾多安表示,土耳其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五大稀土生產國之一。
![]()
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資源部長阿爾帕斯蘭·巴伊拉克塔爾視察稀土礦
土耳其開發稀土:
希望尋求海外技術合作
土耳其已向澳大利亞的礦石儲量聯合委員會(JORC)申請認證這一發現,并尋求外國技術合作伙伴。土耳其方面表示,申請認證“既為消除對儲量的質疑,也為項目融資創造便利條件”。而目前JORC是國際公認的礦石儲量標準認證框架之一。
該國尚未公布資源中稀土成分的精確構成,但已確認存在氧化鈰、氧化鑭、氧化釹和氧化鐠等10種稀土礦物,以及螢石、重晶石和釷元素。
土耳其國有礦業公司Eti Maden董事長亞爾琴·艾登表示,貝伊利科瓦礦區的品位約為1.75%(指礦石中有價礦物含量)。伊斯坦布爾大學采礦工程系助理教授卡安·奧茲德米爾指出,這一品位具有開采經濟性,具備商業開發價值。
在這一礦藏中,鏑、釹和鐠尤為炙手可熱,這些元素對制造冰箱、電動汽車和風力發電機所需的磁鐵至關重要。
埃爾多安表示,土耳其能源政策的另一個關鍵目標是向海外推銷其礦產資源,以獲得更大的經濟回報。
![]()
圖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資料圖)
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資源部長阿爾帕斯蘭·巴伊拉克塔爾表示,該國正與中國、美國、歐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企業磋商,以尋找合適的技術合作伙伴,提升當地稀土元素加工的附加值。
巴伊拉克塔爾未具體說明政府對合作伙伴的期望,但強調只有同意技術轉讓和本地化生產等土方條件的外國企業才能獲準參與開發。
目前有土耳其反對派議員指責政府拖延稀土礦藏開發,以便讓美國企業以優惠條件參與開發。他們提出,在土耳其地質學家發現這些儲量十多年后,政府仍未建立任何加工廠。
埃爾多安則否認了將稀土礦藏的控制權移交給外國的說法,并堅稱礦藏將繼續由土耳其控制。
埃爾多安政府官員稱,任何合作開發協議都必須包含技術轉讓和本地制造的條款,這與安卡拉在與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等美國主要國防承包商達成協議時采取的更廣泛做法一致。
土耳其于2023年在貝伊利科瓦建成了中試平臺,年處理礦石1200噸,中試工廠純度已達90%以上,但土耳其方面認為,引進外國技術能節省時間并提升價值。巴伊拉克塔爾強調,無論有無外資參與,土耳其都將推進工業化生產。
Eti Maden計劃明年啟動工業廠房的項目設計階段,目標在2027-2028年投產。該公司預計每年處理57萬噸礦石,年產1萬噸稀土氧化物。
倫敦咨詢機構CRU集團首席顧問威利斯·托馬斯指出,土耳其毗鄰歐洲大陸,此類礦床可能成為支撐歐洲電動車發展的未來稀土價值鏈一環。
土耳其開采稀土:
產業鏈還需完善
而對于土耳其來說,完成稀土產業的配套產業鏈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伊斯坦布爾技術大學礦業學院院長穆斯塔法·庫姆拉爾表示,“本世紀的能源供應不僅取決于稀土儲量的大小,還取決于提煉、加工和在各行業應用稀土的能力。”
土耳其礦業資深人士、關鍵礦產倡議組織創始人賽義德·烏伊薩爾認為,由于土耳其開采技術成熟,上游階段(開采礦石和生產基礎精礦)對土耳其來說很簡單,但最大的障礙是開采后的提煉加工。在這一階段,土耳其目前的專業應用技術有限,該國要成為稀土元素的大宗商業生產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表示,稀土的提煉加工是極其復雜且資本密集型的產業,需要十多年的專門研發、數百名專業研究人員和數億美元的投資。在土耳其欠缺這一技術的情況下,發展應該以和已經擁有關鍵技術的公司建立戰略伙伴關系或技術轉讓協議為基礎。
![]()
多項數據顯示,中國在稀土開采生產中占據主導地位(彭博社制圖)
他強調,能否充分發揮礦藏的經濟效益,取決于土耳其能否在戰略上克服巨大的技術和經濟投資障礙。所以國際合作將是釋放其稀土儲量真正價值的關鍵。
庫姆拉爾認為,土耳其未來應該在溶劑萃取和廢物管理等領域進行“有選擇的國際合作”,將“本地所有權與外國工藝專業知識”相結合,并遵守嚴格的環境和知識產權條款。
他表示,土耳其平衡的外交政策使其與西方和亞洲都保持著良好的工作關系,這使其成為兩者之間的“天然橋梁”。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實習記者 卿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