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史里,雍正無疑是一位手段強硬、雷厲風行的皇帝。
![]()
他從康熙眾多兒子中脫穎而出,靠的不僅是能力,更是極高的政治敏銳度,可就是這樣一個皇帝,在臨終前做出一個極具爭議的決定,他要賜死自己的親生兒子弘時。
這個決定在當時震驚朝野,傳到后世,更是被許多人視作“弒子”的鐵證,使雍正背負了“殺子奪位”的罵名。
![]()
但這件事,如果從乾隆繼位后的局勢來看,雍正的這一招,直接為乾隆鋪平了道路,雍正一生謹慎,最怕的就是重演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
他深知兄弟相爭的代價,親眼看著父親康熙晚年被兒子們圍繞著爭權奪利,國家政局動蕩,朝廷人心浮動,他絕不允許這樣的局面再次出現在自己的兒子之間,所以他選定了一個繼承人,弘歷,也就是后來的乾隆帝。
弘歷不是雍正的長子,甚至不是最年長的那個,但他聰明、穩重,深得雍正喜愛,雍正早在康熙去世那年,就在密旨中定下了弘歷為繼承人,這個密旨被藏得極深,連最親近的大臣也不知道。
![]()
但問題來了,雍正的另一個兒子,弘時,在朝中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而且是當時唯一成年的皇子,按理說是最有資格接班的人。
弘時早年深受雍正寵愛,不僅被安排學習政務,還能旁聽朝政,甚至參與一些實際工作,雍正對他是有期待的,希望他能成才,成為一個可靠的儲備人選。
但事情的發展卻很快超出了雍正的控制,因為雍正太了解皇子之間結黨的危險,他自己就是九子奪嫡的產物,他看著弘時逐漸與一些朝中權臣來往密切,特別是和曾經的權臣年羹堯走得太近,就開始警覺起來。
![]()
年羹堯曾是雍正最信任的大將,鎮守西北多年,立下不少功勞,但正因為功高震主,后來被雍正收拾得很慘,被削職查辦,最后賜死。
他的倒臺是雍正整頓朝綱的一部分,但弘時竟然在他被查辦時公開為他說話,甚至有人舉報弘時收過鹽商的錢,還寫過一封親筆字條為年羹堯說情。
這件事讓雍正大為震怒,他起初還猶豫是不是有人在挑撥離間,可越查越多的問題浮出水面,弘時不但和年羹堯過從甚密,還暗中和八阿哥胤禩保持聯系。
![]()
胤禩正是當年和雍正爭奪皇位最激烈的政敵,一度被視為最有可能繼位的人,雍正最忌諱的就是朝中有人借助皇子之名搞小圈子,而弘時的行為,無疑觸碰了這條紅線。
雍正沒有立刻動手,而是一步步試探,他先處理了隆科多這個大臣,讓弘時親自去監督執行,并問他為何隆科多會落到這地步,弘時答得很標準,說是因為結黨營私,雍正扔下一句“你既知曉,為何還要重蹈覆轍?”這句話不是質問,是警告。
接下來,雍正做了一件極其罕見的事,下旨把弘時過繼給已經被廢的胤禩為子,弘時當時正在書房練字,收到圣旨后一臉懵。
![]()
他知道,從這一刻起,自己已經不再是皇子,而是被排除在皇位繼承圈子之外的棄子,乾隆年間的《清實錄》里對這事有清楚的記載,雍正對弘時的處理,整個朝廷都知道,但沒人敢說什么。
這個安排表面上是削弱弘時的政治地位,實際上是徹底斷掉他和皇權的聯系,把一個皇子過繼給政敵,這是清朝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操作,雍正這樣做,就是要讓弘時在政治上徹底“死亡”。
隨后幾年,弘時被圈禁在景山東側的舊宅,這個地方曾是廢太子胤礽被禁錮的地方,四周高墻,只有兩個太監看守,不能出門,不能與外人接觸。
![]()
到了冬天,連炭火都沒有,生活條件極其惡劣,雍正十三年,雍正身體每況愈下,臨終前三天,他還特意叮囑大臣張廷玉,弘時不能留。
張廷玉是雍正最信任的大臣之一,聽到這句話也吃了一驚,因為這時候的弘時,早已是廢人一個,連出門的權利都沒有,怎么還會構成威脅?但雍正顯然并不這么看。
他知道,一旦自己死了,弘時這個“曾經的皇子”很可能被有心人當成旗幟,掀起新的政治風波。
![]()
雍正死后三天,乾隆繼位,緊接著就傳來消息,弘時在景山東所去世了,官方記載沒有明確死因,只說是病逝,但很多史書都提到,雍正臨終前確實送過御賜湯藥去景山東,而那之后不久,弘時就死了。
乾隆繼位后不久,恢復了弘時的宗籍,也給他追了封號,這算是一種補償,但同時也說明,這件事在乾隆心里是有分量的,他自己也很清楚,如果不是雍正當年處理得干凈利落,自己未必能這么順利坐上皇位,更別說一坐就是六十年。
乾隆在位期間,雖然也有皇子之間的矛盾,但從來沒有出現過像康熙晚年那樣的“奪嫡大戰”,這和弘時被清除有直接關系。
![]()
其實在歷史上,帝王為了穩固皇權,不惜犧牲親人的例子并不少見,但雍正這次處理得特別徹底,特別冷靜,也特別少見。
他不只是廢掉了弘時的名分,還徹底斷絕了他在政治上的一切可能,很多人批評雍正冷血,甚至說他是“親手弒子”,但從實際效果看,這一招確實讓乾隆的江山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近代國際政治中,也有類似情況出現,比如朝鮮歷史上金正日時期對自己哥哥金正男的處理,以及金正恩上臺后對高官張成澤的清洗,目的也是為了防止權力旁落,引發不穩定因素。
![]()
雖然背景不同,但手法在政治層面卻有相似之處,就是“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雍正的操作雖然爭議很大,但在當時那種皇位繼承沒有明確法律制度、靠密旨確立繼承人的年代,這種方法幾乎是唯一能確保平穩過渡的手段,乾隆能坐穩六十年,和他父親的“狠”有很大關系。
![]()
皇帝不是普通人,他們的家庭也不是普通家庭,父子、兄弟、親情這些,在皇權面前,有時候真的不值一提,雍正選擇犧牲了弘時,也注定了自己要背負罵名,但在他的角度看來,只要能保住江山,其他的都可以不計較。
所以雍正在臨終前賜死的這位弘時,不只是一個被父親放棄的兒子,更是一次權力斗爭的犧牲品。
![]()
他的死,為乾隆鋪好了路,而雍正自己,則獨自背上了“殺子”的千古罵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