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打我了,我聽你的……” 內蒙古額爾古納的王女士現在最怕聽見女兒這句話。16 歲的小郝蜷縮在病床上喃喃自語,眼神渙散得像蒙了霧的玻璃,而幾個月前,她還在盼著參加中考。
![]()
這一切的轉折,藏在13次監控錄像里。
2025年6月,王女士先發現了不對勁。一向乖順的女兒突然變得呆滯寡言,白天賴著不去學校,晚上睜著眼到天亮,更蹊蹺的是一個月要了十多次錢,理由一次比一次牽強 —— 一會兒說買資料,一會兒說交雜費,最后干脆找小姨要 600 元,被問得急了才支支吾吾說不清。
直到小姨跑去學校追問,才有同學偷偷說:“小郝被高某打得可慘了,不給錢就揍她。”
王女士當晚就炸了,立馬聯系班主任,可對方支支吾吾沒說出個所以然。第二天全家沖到學校要說法,校方先是推諉,被逼到報警后才調出監控 —— 這一看,全家人手腳冰涼。
6 月 20 日的視頻里,小郝好心安慰沒考好的高某,話還沒說出口就挨了兩個響亮的耳光,聲音透過屏幕都聽得清清楚楚。
![]()
更讓人心寒的是警方后續查到的完整監控:從 5 月 7 日到 6 月 20 日,短短 45 天里,高某在教室、走廊里一共打了小郝 13 次。扇耳光、薅頭發撞墻、拳打腳踢是家常便飯,有次甚至掐著小郝的脖子推搡,而小郝全程沒敢反抗過一次。
最諷刺的是 5 月 21 日傍晚,高某正動手時,副校長林某從旁邊路過,居然瞥了一眼就走了,連句制止的話都沒有。
“這還只是監控拍下來的,沒拍到的不知道還有多少。” 王女士氣得渾身發抖。可讓她沒想到的是,更魔幻的劇情還在后面。
![]()
6 月底,本要參加中考的小郝徹底垮了,精神恍惚到連筆都握不住,只能棄考。一家人湊錢帶她去哈爾濱看病,7 月的病歷寫著 “情緒障礙”,可到了 8 月,孩子突然變得暴躁異常,不認人、動手打人,嘴里反復喊著 “我不是傻子”“別打我”。
8 月 25 日,呼倫貝爾精神衛生醫院的診斷書像塊巨石砸下來: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癥。醫生直言,大概率是長期驚嚇導致的,治愈希望渺茫。
這邊孩子住進精神病院,那邊的處理結果卻輕得像紙。7 月 22 日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寫著,高某因毆打他人被處 15 天拘留、罰款 1000 元,但因為未滿 16 歲,拘留壓根不用執行。
高某家長曾提出給 5 萬和解,被王女士拒絕了:“打了 13 次把人逼成這樣,不是錢能抹平的。”
可更荒誕的還在后面。10 月 27 日,額爾古納第二中學的負責人接受采訪時,居然說 “倆孩子關系可好了,經常一起吃飯上下學,就是小打小鬧,很快就和好”。當被問起 13 次毆打時,對方又說 “沖突時間短,不好界定誰欺負誰”,還強調 “學校有舉報郵箱,但沒人反映啊”。
更離譜的是校方成立的 “校園欺凌防治委員會”,研判來研判去得出結論:這不算校園欺凌,因為高某 “沒有蓄意傷害”。負責人還委屈地說:“我們知道有管理責任,也受了處分,但責任多大不好界定。”
![]()
額爾古納市教科局的回應更讓人迷惑。負責人承認校長被誡勉談話,副校長和班主任被警告處分、取消評優,班主任還被調離崗位,但一口咬定 “不是校園欺凌”。
理由居然是 “9 月才確診精神分裂,這期間沒有持續侵害”,還特意提了一嘴 “小郝初一時有過抑郁癥”,言下之意仿佛是孩子自身有問題。
這話聽得人火冒三丈:45 天被打 13 次,中考棄考,從情緒障礙惡化到精神分裂,這一連串的因果關系擺在眼前,怎么就能說 “不算欺凌”?
有同學早就證實 “高某每周都打好幾次,還不讓小郝跟別人玩”,甚至有人之前反映過但沒結果,怎么到校方這兒就成了 “沒人舉報”?
現在小郝還在醫院里靠著藥物維持,王女士夫妻倆四處借錢治病,而打人的高某沒受實質懲罰,校方一邊領著重任一邊說 “責任不好界定”。這事兒從頭到尾,最清醒的好像只有那個被打怕了的孩子,可她已經沒法清楚地說出自己的遭遇了。
![]()
到底是 “好朋友打鬧”,還是明目張膽的欺凌?是 “責任難界定”,還是在逃避責任?答案其實早就寫在那 13 次監控錄像里,寫在孩子那句 “別打我了” 的哀求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