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國對牛肉的巨大需求導致他們愿意出高價全球搶購,直接讓新西蘭本地肉價像坐了火箭一般瘋漲。
加上近年的生活成本危機,不少新西蘭人如今開始自己動手打獵、自給自足。
01
新西蘭媽媽帶女兒打獵
一年省下1.6萬紐幣
最近,新西蘭的生活成本一周比一周高,尤其是肉類。
如今除了去超市買之外,新西蘭人逐漸開始了另一種獲取肉類的方式——自己養,或者自己獵。
![]()
Tui Marama Keenan是一名相當傳奇的新西蘭媽媽。
曾經當過8年警官的Keenan,從7年前開始,就和丈夫以及五名女兒(目前分別24/18/16/13和10歲)就過起了打獵生活。
毛利電視臺還為她制作了同名紀錄片《與Tui一起狩獵》。
![]()
每周五天黑之后,她和丈夫就會一起去打獵,鹿、野豬、山羊、兔子都是他們的獵物。
兩紐幣一顆子彈,就能為家人提供價值約600紐幣的肉。
![]()
![]()
Keenan說,打獵讓她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家里有冰柜,我學會了怎樣處理這些動物,充分利用它們身上的每一份資源,一點也不會浪費。”
![]()
![]()
爹媽做獵人,女兒們自然也耳濡目染。
小女兒Reilly第一次抓到負鼠!
![]()
![]()
![]()
Keenan表示:“我們每天晚上會為四個女孩(老大不同住)做肉吃。牛排、砂鍋菜、咖喱、培根、薩拉米香腸、肉餅、香腸、海鮮雜燴和骨湯。想吃啥就做啥!”
![]()
這樣的狩獵生活,給Keenan一家帶來了兩大變化。
最直觀的一點就是能省很多錢!
她估算過,每周大概能省200~300紐幣,一年下來大概就將近1.6萬紐幣。
![]()
另一方面,打獵回來的肉也不僅僅是自家吃,Keenan還會把肉交換成蔬菜、蜂蜜、堅果,并分享給家人和朋友,還因此建立了一個友好的“以物易物”的交換網絡。
02
通過“狩獵”感悟生活
實現“食物自主”
Keenan說:“我們只為食物(Kai)殺死這些生靈,而不是玩什么狩獵的游戲。”
![]()
她坦言,自己年輕時“對身為毛利人感到羞愧”。
“我有一半是Pākehā(歐洲裔),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基督城長大,那時候的環境讓我與毛利文化幾乎完全脫節。”
起初開始打獵,只是因為想體驗一下丈夫的愛好。
“我喜歡在森林里走走,但不喜歡殺動物。最開始我看到動物會轉頭、會捂耳朵,也不敢碰獵物。”
![]()
直到那一年兩人立下新年目標——一年不買肉,要靠自己打獵填滿冰柜。
“當我打下第一頭鹿時,那種感覺太奇妙了,像是分娩時體內釋放的激素,那種興奮、震撼的連結感——我覺得那一刻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她把那次經歷寫成Facebook帖子,后來被電視制作人看到,于是就有了前面提到的《和Tui一起狩獵》節目了。
![]()
“第一集拍攝時,我爬上那座山,就感受到已故祖父的陪伴。當我真正放下雜念、傾聽內心,過去那些‘我不夠好、我低人一等’的念頭全都崩塌,我仿佛第一次聽見真相。”
如今,圖伊的五個女兒都成了她的“狩獵搭檔”。
“她們比我還厲害,射得更準,也更懂得尊重動物。看著她們理解什么是‘食物自主’,那才是我最大的驕傲。”
03
“分解獵物”進課堂
現在,Keenan還走進了校園,每兩周都會給Te Kura Reo Rua o Waikirikiri學校當輔導員。
![]()
作為資深獵人,她給學生們教授的內容十分“生猛”——如何給野生動物剝皮、切割和打包,用來制作食物,學生們可以將分解下來的肉帶回家。
上課的地方是在Keenan位于東海岸的家,老師、家長和學生可以在那住上一天,和大自然親密接觸。
他們什么都不用帶,只需跟著Keenan去抓鰻魚、釣魚、收集雞蛋、采野菜,準備當天的食物。
“他們盤子里的所有東西都是自己采集來的,雖然我不會帶他們打獵,但冰柜里肯定會有牛肉、羊肉或者鹿肉,他們會一起動手準備。”
![]()
Keenan說,看到年輕學生的思維方式發生改變,她感到很欣慰。
“一開始,如果他們看到一只鹿掛在樹上,他們會覺得‘哇’,但現在他們會覺得‘好吃,鹿肉漢堡’。”
學校負責人Yolanda Julies表示,看到了大家正面臨經濟的食物短缺壓力,于是希望開設這么一門課程,幫助一下大家。
如今,Keenan創辦了“Kete Kai”食物籃計劃,學生們可以將裝有本地食材和食譜的食物籃帶回家共享。
她希望把這項服務推廣到整個Tairāwhiti地區。
04
打獵熱潮再起:從愛好變成生活方式
除了像Keenan那樣的家庭,新西蘭近幾年也掀起了一股更廣泛的“打獵風潮”。
據新西蘭獵鹿協會(New Zealand Deerstalkers Association)負責人Callum Sheridan介紹,如今越來越多的新西蘭人開始拿起獵槍,走進山林,為家人獲取健康、天然、可溯源的食物。
![]()
獵鹿協會成立于1937年,是一個非營利組織,靠會員費、捐款和社區活動維持運作,提供涵蓋射擊技巧、槍械安全、河道穿越、野外露營、資源管理、倫理狩獵以及如何分解獵物的課程。
最近幾年協會成員不斷增加,雖然政府在2025年取消了資助,但僅九個月內,已有超過300人完成培訓,預計全年將突破450人。
![]()
與此同時,新西蘭各地還出現了另一股趨勢——越來越多人選擇自己宰、自己分、自己凍。
Morrinsville的肉店老板Graeme Hodges在業內干了30年,他說,從Covid封鎖那幾年開始,很多人買了lifestyle的房產(位于城鎮邊沿或鄉村地區的非農業大面積住宅),想自己養牛養羊,圖個“食物自主”。
2021到2023年間,“自宰肉”(homekill)需求猛增,大家都想知道餐桌上的肉從哪兒來。
雖然如今這股熱潮稍稍降溫,但Hodges的屠宰工作量依舊滿檔——“養幾頭牛可沒想象中那么容易,要養草、要喂料、還得遵守法規,比如至少得養夠一個月才能自宰。”
05
想打獵?這些規定要知道
在新西蘭,想在公共保護區(DOC管理土地)打獵,必須先申請狩獵許可證,并在狩獵時隨身攜帶。
申請可在官網完成:
https://huntingpermits.doc.govt.nz/huntingpermits/start
如果使用槍支,還需要持有合法槍證。完整規定可參考:
https://www.doc.govt.nz/parks-and-recreation/things-to-do/hunting/permits-and-licences/
獲準后,可在開放區域獵取野豬、山羊、鹿、羚羊、小袋鼠等動物(部分鳥類需額外許可)。
![]()
部分鳥類需要申請許可
![]()
保護鳥類千萬別碰
詳情見:
https://www.doc.govt.nz/parks-and-recreation/things-to-do/hunting/what-to-hunt/
此外,務必遵守安全規范:不得在距離公路或步道1.5公里范圍內開槍。
更多安全須知、裝備建議及狩獵信息,可上DOC官網查看。
reference:
https://www.nzherald.co.nz/nz/rising-meat-prices-drive-surge-in-homekill-and-bulk-butcher-orders/WO5NUFX47FBA7MHV2A3PFF4GJI/
https://www.nzherald.co.nz/entertainment/mum-of-five-girls-goes-bush-for-maori-television-show-hunting-with-tui/57EK74L7OVNXPCDCGXJX3BLW6A/
https://www.nzherald.co.nz/nz/the-great-new-zealand-road-trip-tui-keenan-building-tairawhitis-food-sovereignty/HCNGLIW5O5BL5ESEENHKPMYBD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