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特朗普政府警告中國,不要對協助美國發展關鍵產業的外國公司進行“報復”。此前,中國宣布制裁韓國韓華海洋株式會社的五家美國子公司,理由是其協助和支持美國政府開展301調查,并實施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的措施。
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聲稱,中國的這種行為是“更廣泛的經濟脅迫模式的一部分”,還揚言“任何懲罰將面臨美國的迅速回應”。然而,這種說法完全是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中國的制裁舉措是基于自身合法權益和國際規則做出的正當反應。在全球海運市場90%的造船產能握在中國手中的情況下,美國試圖通過韓華投資費城船廠構建所謂“民主供應鏈”,這本身就是對中國海事產業主導權的一種挑戰。中國市場雖然大門敞開,但核心利益不容觸碰,中國有權利也有義務采取必要措施來維護自身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和利益。
美國這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行徑早已不是第一次。過往的貿易戰中,美國頻繁揮舞關稅大棒,對中國的諸多產業進行打壓,給中國企業和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沖擊。而中國一直保持著理性和克制,在被迫反擊時也都是遵循著國際規則和慣例,進行有理有據的反制。
這次所謂的“警告”,不過是美國在自身利益受到一定影響后的惱羞成怒。其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對中國進行威懾,讓中國在國際經濟競爭和產業發展中讓步,但這種做法顯然是不會得逞的。中國向來不怕威脅,也不會被這種虛張聲勢的話語所嚇倒。
對于那些妄圖在中美之間“騎墻”、兩頭通吃的外國公司來說,此次事件也是一個重要的警示。在國際經濟格局日益復雜的今天,企業在做出戰略決策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各方利益和風險,明確自己的立場。否則,就可能像韓華海洋一樣,面臨股價暴跌、損失慘重的局面。
國際經濟秩序應該建立在公平、公正、互利共贏的基礎上,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霸凌和壓制。美國如果真的想要維護良好的國際經濟環境,就應該摒棄“美國優先”的錯誤理念,以平等、理性的態度與其他國家進行合作與交流,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和威脅。否則,只會讓全球經濟局勢更加緊張和不穩定,最終也會損害美國自身的利益。中國將繼續堅定地走自己的發展道路,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也為推動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對于美國的不合理要求和行為,中國會堅決予以回擊,以實際行動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