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11月6日電 (記者謝瑩)11月3日,據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發布的信息,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便利中外人員往來,中方決定將對法國等國的免簽政策延長至2026年12月31日。
在第七屆中法文化論壇參會間隙,法國各界人士對人民網記者表示,中方延長免簽政策的舉措不僅為兩國人員往來掃清了行政手續上的障礙,更將成為深化中法在文化、青年交流、經貿合作等多領域聯系的重要紐帶。
法國上塞納省(法蘭西島)參議員、法國社會事務委員會委員瑪麗-多·埃施利曼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免簽政策的延長讓更多法國人得以擺脫簽證手續的束縛,以更自由的方式走進中國。“親身踏上一個國家的土地,接觸當地人民,游覽城市,探索歷史遺跡,參觀文化和自然景觀,這是建立聯結的第一步。”埃施利曼進一步解釋,當法國人結束中國之行回到家鄉,他們口中的中國會帶著全新視角、真切熱情與具體事例,這種“親歷式分享”能讓更多法國民眾真正了解中國。“延長免簽是持續加固法中人民情感紐帶的關鍵一步。”
“我們始終認為,青年是法中關系的未來,任何便利青年往來的舉措都值得肯定。” 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總干事、法國國民教育部前副部長埃馬紐埃爾·佩雷斯強調,免簽政策的延續讓法國青年無需為簽證奔波,就能親身抵達中國、認識中國、結交中國朋友,這對推動兩國青年深度對話至關重要。她所在的基金會由法國前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擔任主席,長期關注法中交流合作,“同樣,我們也期待更多中國青年能便捷赴法,讓雙向交流更活躍。”
從行政與合作視角出發,法國工業和手工業地理標志聯合會總干事奧德麗·歐巴爾也對政策給予高度評價,“無論是企業間的商務洽談,還是青年群體的學習互動,便捷流動都是非常重要。”
法國尚蒂伊城堡總經理安妮·米勒引用讓-皮埃爾·拉法蘭的觀點稱:“若不親身抵達中國,就難以建立真正的友誼,也無法真正讀懂中國。”在她眼中,中方延長免簽政策的決定十分明智。安妮·米勒相信,隨著更多法國人赴華體驗,法中之間的理解與信任會不斷加深,為兩國關系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多位法國人士均表示,期待以免簽政策延長為契機,進一步推動中法在各領域的交流合作,也盼望未來兩國能推出更多便利人員往來的舉措,讓中法友好的紐帶更加緊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