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 10 月 21 日接受《空軍與太空部隊》雜志采訪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詹姆斯·泰克萊特證實,該公司的臭鼬工廠部門正在對美國空軍 F - 35 閃電 II 和 F - 22 猛禽戰斗機的“第六代技術插入”項目進行大力投資。
泰克萊特稱,此計劃將把先進的傳感器融合、網絡自主以及自適應任務系統(這些功能借鑒自空軍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計劃)引入到作為美國戰術空中力量支柱的現有平臺中。其目標在于確保這兩款噴氣式飛機在 2030 年代及以后于存在爭議的空域中仍能保持無可匹敵的地位。
![]()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這一概念定義為 F - 35 的高性能變體,在非正式場合將其稱作“法拉利 F - 35”。該變體的目標是,僅以未來第六代戰斗機一半的成本,便能提供預計高達其 80% 的作戰能力。
該公司并未選擇從零開始研發新型飛機,而是著力于將原本應用于美國空軍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計劃的先進技術,直接融入其現有機隊之中。這種方法標志著優先考慮速度、經濟性和生存能力的戰略轉變。這項工作的核心在于第六代技術插入的概念,其中包括一系列革命性的進步。
第六代戰斗機技術的顯著特征在于著重實現無縫的系統集成、高效的數據融合,并在激烈對抗的作戰環境中確立戰場主導權。
此類技術通常涵蓋自適應循環推進系統,該系統能夠在各類任務場景下,實現燃油效率與推力的優化調配。先進的隱身材料以及簽名管理技術同樣是這一代戰斗機技術的核心要素,它們可確保飛機在高威脅環境中維持隱蔽狀態,不被敵方察覺。
另一個關鍵功能是增強的傳感器和數據融合,集成了來自機載和機外來源(包括衛星、無人機和地面資產)的輸入。這些系統為飛行員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態勢感知能力,并允許在動態戰斗場景中快速做出決策。第六代飛機還專為有人-無人編隊而設計,使它們能夠控制或協調忠誠的僚機無人機,從而擴大任務的范圍和殺傷力。
人工智能在第六代設計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威脅檢測、目標優先級確定和自主任務執行。網絡彈性、電子戰主導地位和安全的多域通信完善了該功能套件,確保這些平臺能夠在復雜的網絡戰場中作為中心節點運行。
將這些第六代技術集成到F-35和F-22機隊中可以顯著增強其在 2030 年代及以后的作戰相關性。對于 F-35 來說,這可能意味著升級其雷達吸收涂層、用于提高速度和航程的新型自適應循環發動機、人工智能驅動的飛行員輔助工具以及實現與自主系統實時協作的機載計算增強功能。對于 F-22,潛在的升級包括擴大傳感器融合、改進的隱身特性、升級的電子戰包,以及通過增強的戰場網絡集成到未來的指揮和控制網絡中。
這些升級的結果將是新型的高度生存、智能和致命的空中平臺,能夠主宰有爭議的空域。通過將第六代功能應用于經過驗證的第五代機身,美國空軍可以部署一種更實惠、更直接可用的全尺寸 NGAD 飛機替代品,從而延長現有戰術戰斗機庫存的使用壽命和相關性。
F-22猛禽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開發的雙引擎空中優勢戰斗機。它是目前美國軍火庫中功能最強大的空戰飛機,旨在在沖突開始時建立空中優勢。
F-35 閃電 II 是根據聯合攻擊戰斗機計劃開發的多用途、隱身第五代戰斗機。它是美國戰術航空的支柱,在美國空軍 (F-35A)、海軍 (F-35C) 和海軍陸戰隊 (F-35B) 中部署了三種變體。F-35 專為生存能力、多功能性和先進的傳感器融合而設計,使其能夠執行空對地打擊任務、空中攔截、電子攻擊、近距離空中支援以及情報、監視和偵察 (ISR) 任務。其開放式架構也使其對未來的升級具有很強的適應性。F-35 作為“空中四分衛”的角色是其運營價值的核心。將第六代技術集成到該平臺中將通過實現與無人機的實時協調、動態頻譜戰和更自主的任務執行來進一步擴大其作用。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高級開發計劃部門(更廣為人知的名稱是臭鼬工廠)負責這些技術的集成。Skunk Works 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帕姆代爾,在開發尖端航空航天解決方案方面擁有悠久而神秘的傳統。該師因制造了 U-2 間諜機、SR-71 黑鳥、F-117 夜鷹而受到贊譽,并為 F-22 和 F-35 計劃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使命是預測未來的威脅并以運行速度提供顛覆性能力。
通過應用臭鼬工廠的快速原型制作方法和獨立研發資金,洛克希德公司正在加速下一代技術從繪圖板過渡到現實世界的戰斗資產。這項工作不依賴于傳統的采購計劃,而是尋求提供工作原型,這些原型稍后可以被美國國防部采用和擴展。
這一戰略支點的背景在于美國空軍的下一代空中優勢 (NGAD) 計劃,這是一項機密且雄心勃勃的努力,旨在部署 F-22 猛禽的繼任者。NGAD 不是一架飛機,而是一系列系統,旨在在未來的高威脅環境中保持空中優勢。它包括位于中心的載人第六代戰斗機,周圍環繞著協作戰斗無人機、先進的傳感器、定向能武器、安全數據網絡以及多域指揮和控制工具。NGAD 的目標是通過在性能、隱身、網絡戰和生存能力方面實現遠遠超出當前平臺的飛躍,超越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等同行對手的威脅。
NGAD 成本高且開發時間長。據估計,每架飛機的成本可能超過 3 億美元,從而限制了可部署的機身數量。在此背景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方法,即使用NGAD衍生的功能改造現有平臺,為五角大樓提供了更直接、更可擴展的解決方案。
第六代功能集成到F-35和F-22猛禽戰斗機中預計將包括改進的低可觀測入口、先進的任務系統、下一代電子戰和更強大的機載處理等要素。這些升級將使飛機在被拒絕的環境中更具彈性,同時增強其在聯合全域指揮和控制網絡中運行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