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陳曉京
當進口商品不再吃香,品渥食品仍未找到增收的路徑。
昨日,公司披露今年三季報顯示,其營業收入繼續下降,短期內或難改善。當乳品和啤酒兩大主力產品賣不動,躺著賺錢的日子早已過去。
自創立至今,品渥食品有過多次轉身,從單純的進口商品“搬運工”,到推出自主品牌,再介入到行業上游,把控產品生產端,每一步都沒走錯,效果卻不太給力。
![]()
增長難
進口牛奶和啤酒,沒有給品渥食品帶來收入大增,公司仍陷在增利難增收的泥沼。
10月28日,品渥食品(300892.SZ)披露2025年三季報,實現營業收入5.89億元,同比下降7.69%;歸母凈利潤實現1215.33萬元,同比大增312.18%;扣非歸母凈利潤實現927.68萬元,同比增長190.98%。
其中,第三季度經營狀況仍然萎靡,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實現2.18億元、虧損129.73萬元,同比分別下降5.95%和112.07%。
從整體來看,公司盈利水平微增,期內毛利率為16.55%,同比增加0.34個百分點。
公司營業收入難獲增長的現象,已經存在多年。2022年至2024年,其營業收入連降3年,由15.39億元一路降至8.76億元。
在上述3年里,特殊3年事件、快消品市場變革以及國際形勢變化等因素影響,讓這家進口商品企業的經營備受“折磨”。
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大降29.72%,2022年再度大降88.26%,2023年出現上市以來首次虧損,虧損規模為7337萬元。
2024年,雖然成功扭虧,但主營業務并未徹底改善,主要依靠內部降本增效和非經營性損益實現盈利。
今年,公司規模繼續萎縮,但錄得利潤大增,在外界看來,在市場與產品銷售面臨嚴峻挑戰、無強勢業務板塊提振的背景之下,業績增長不過是一場“紙面回暖”。
對于中小投資者來說,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的信號。近年來公司市值已大幅縮水,截至昨日收盤,其總市值為34.76億元,較高峰期近88億市值(2020年12月16日)縮水6成。
產品全線拉胯
品渥食品早年通過將國外牛奶、啤酒等商品運輸至國內銷售,踩準國內消費者對進口商品的青睞,逐漸衍生出自有品牌和產品體系。
2012年之后,相繼推出乳品品牌德亞、啤酒品牌瓦倫丁以及谷物品牌亨利、糧油品牌品利等,以海外采購原料+海外供應商代工+國內銷售的業務模式運營。
一直以來,市場對公司產品是否是洋品牌存在較大爭議。不過,因為貨源來自海外,還是在市場上熱銷。
最近幾年,在海外采購成本上漲、國內消費市場疲軟等多重因素疊加的影響下,不斷擠壓著品渥主力產品銷售。
2022年,公司產品銷售出現疲軟,旗下乳品系列、啤酒系列、谷物系列、綜合食品系列分別實現收入 12.03億元、1.98億元、0.28億元和0.3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6.17%、9.30%、24.46%和22.76%。
2023年和2024年,公司乳品、啤酒、糧油及谷物4大系列銷售全線下降。其中,乳品系列收入的驟降,對公司收入影響最大。
上述兩年,乳品系列分別實現收入8.91億元和6.69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4.96%和25.86%,毛利率分別為12.43%和14.97%。
早期,公司吃到國產乳制品發展低谷期的紅利,隨著各大本土乳企集體發力,以及國際奶價波動影響進口乳制品成本和價格,公司乳品業務發展備受擠壓在所難免。
同樣,隨著國內啤酒消費市場的競爭,公司啤酒業務難言樂觀。2023年至2024年,啤酒系列收入分別實現1.31億元、1.27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4.09%和2.46%。
乳品、啤酒兩大業務收入不斷萎縮,而新培育起來的谷物、糧油品牌又不足以發揮支撐作用,公司正處于這種尷尬之中。
轉身慢
從1997年前注冊成立公司前身上海魁春實業以來,品渥食品有過幾次戰略轉身,但不是每次都順利。
上世紀90年代末,公司創始人王牧看準進口商品商機,通過上海魁春涉足進口商品銷售領域,將國外牛奶、啤酒等產品運到國內銷售,逐步完成原始積累。
2012年前,王牧已經不滿足于單純的進口商品“搬運工”角色,開始拓寬業務模式,著手自有品牌建設。
德亞品牌就是在這一時期推出。當時,委托德國乳制品企業代工生產,再運到國內市場銷售。
受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影響,國內乳制品市場遭遇重挫并影響多年,消費者信心大受打擊,進口乳制品因安全信賴感受到熱捧。
據公開數據,2012年至2020年,國內進口乳制品金額由47億美元增至139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11.4%。
在此期間,德亞牛奶憑借德國代工+進口奶源的產品定位,精準契合消費者對進口乳品的需求,保持多年進口牛奶市場份額第一。據第三方機構數據,2022年,其市場占有率達21%。
不過,隨著國內乳制品品質提升和行業嚴監管,各大乳企展開全方位競爭,品渥食品進口牛奶產品越來越不好賣了。
公司從進口商品貿易商逐漸向品牌商轉型,在“德亞”和”瓦倫丁”之外,先后推出“亨利”和“品利”,介入谷物和糧油細分賽道,其后又涉足奶酪賽道。
為加持自有品牌,公司一步步走向上游。2021年前,通過海外并購,介入超高溫滅菌牛奶(UHT)賽道;2024年,斥資億元在上海建設的奶酪工廠投產,同年原制奶酪產品上市,此舉是公司布局高毛利乳制品賽道的一次重要嘗試,但目前該業務尚處培育期,尚未對收入形成有效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