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州這個地方,提起民營經濟,誰都得豎大拇指,它是全國民營經濟起步最早、活力最強的城市之一。話說回來,這座城市在樓市上的故事,更像是一出大起大落的戲碼。從房價全國第一,到現在跌幅全國第一,下跌了63.14%,這中間到底發生了啥?
![]()
先說溫州房價的巔峰期。那是2000年代初開始的事兒。溫州人做生意有名,民間資本特別活躍,早年靠皮鞋、打火機、眼鏡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賺了不少錢。手頭寬裕了,大家開始找地方投資,房地產就成了香餑餑。2001年,溫州當地報紙組織了一次去上海買房的活動,157個人當場簽了49套房,總金額6500多萬。這事兒開了頭,溫州炒房團就這么冒出來了。從2001到2004年,當地三大報紙辦了近百次異地看房團,會員一度破6000人。他們不光在本地買,還跑到上海、北京、杭州等地掃貨,策略就是快進快出,用杠桿放大資金。
![]()
結果呢,房價像坐了火箭。溫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06年市區房價8045元每平方米,到2011年直接竄到34674元每平方米,漲幅超330%。2011年是頂峰,綠城鹿城廣場這種高端盤單價破10萬,溫州房價甩開杭州、寧波,甚至比北京上海還高,成為內地房價第一城。這不是城市本身多牛,而是民間資本和炒房模式攪和出來的。溫州農村有“老太太銀行”,就是非正規的資金集散地,把散戶錢聚起來,高息貸給炒房的人。杠桿玩得飛起,月息幾分很常見。
![]()
但好景不長,泡沫總有破的時候。2010年前后,國家調控樓市,限購限貸一波接一波,直接戳中溫州炒房團的命門。依賴杠桿的模式扛不住,2011年成了轉折點。
那年9月,民間借貸危機爆發,先是“老高事件”,一個叫高仁高的企業主欠了巨債跑路,引發連鎖反應。溫州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也卷進去了,他1993年創辦企業,從眼鏡制造業起家,員工上千,產品出口歐美,但后來借高利貸搞房地產投資。
9月21日,胡福林出走美國,甩下13億債務,包括銀行貸款和民間高利貸。這事兒鬧大,供應商堵門,員工討薪,更多老板跟風跑路。整個溫州資金鏈崩盤,炒房的人資金回籠不了,只能集中拋售房產,形成踩踏。
![]()
房價從2011年的33000元每平方米,跌到2015年的16976元每平方米,四年腰斬。2011到2013年,法院查封的斷供房至少3000套,報紙整版登拍賣廣告。調整沒停,到2025年,相比高點跌了63.14%,全國跌幅第一。聚匯數據顯示,2025年9月新房均價18745元每平方米,近十年最高是2022年9月的23244元,最低是2025年6月的15145元。安居客和房天下的走勢圖也證實,近幾年溫州房價整體下行,2025年7月新房環比跌0.10%,二手房跌0.40%,一年里11個月都在跌。
![]()
為什么跌這么狠?核心是脫離基本面。溫州房價高點時,遠超當地經濟水平和居民收入。傳統制造業利潤薄,外來務工人員多是藍領,買房能力有限。本地出生人口還下滑,需求跟不上。加上產業升級慢,深圳、蘇州靠科技和高端制造沖上去,溫州還卡在勞動密集型,競爭力掉隊。
民間借貸危機加劇了這一切,資金鏈斷,企業關門,資本外逃,實體經濟融資難。溫州樓市泡沫破滅,直接拖累整體發展。2011年后,溫州GDP增速放緩,2023年才8730億元,落后徐州8900億元。樓市低迷讓資金卡在房產里,產業轉型錯過窗口。
危機的影響深遠。溫州民間借貸規模大,2011年危機波及89%的家庭和近60%的企業。銀行不良貸款激增,到2012年2月達112億元。企業老板跑路潮讓溫州信譽受損,投資環境變差。傳統產業如皮鞋打火機,本來就面臨升級壓力,現在資金一斷,更難翻身。溫州模式強調小政府大市場,但民間金融監管松,釀成隱患。危機后,政府出手規范借貸,成立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但短期內經濟還是受重創。房價暴跌讓不少人資產縮水,炒房客套牢,普通居民買房猶豫,市場信心低迷。
不過,溫州沒就這么趴著。樓市調整倒逼轉型,擺脫房地產依賴,轉向實體經濟。近年來,溫州聚焦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2025年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浙江省內領先。汽車制造、計算機通信、電氣機械三大產業增速分別25.1%、20%、13.8%,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6.3個百分點。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漲12%,戰略新興產業12.6%,高端裝備13.6%,數字經濟核心制造業14.2%,都超平均水平。出口也穩,規上工業出口交貨值漲9.7%,計算機儀器儀表等六個行業兩位數增長。溫商網絡幫忙,海外市場打開。
![]()
GDP數據亮眼。2024年溫州GDP9719億元,擠進非省會地級市前十,比2023年8730億元多出不少。第五次經濟普查修訂數據幫了忙,但基本面在好轉。2025年上半年GDP4831.89億元,增533.89億元,全年破萬億沒懸念。
基建加碼,溫福高鐵2025年9月29日開工,全長302公里,溫州段99公里,時速350公里,5年建成。通車后,溫州到福州1小時,連接珠三角大灣區。溫州東站和龍灣機場聯動,換乘3分鐘,周邊建50-70萬平方米綜合體,發展臨空制造、跨境電商、會展,預計2030年新增5萬就業,千億產業集群。
轉型不是空談。溫州吸引寧德時代等資源外溢,正泰集團建新能源裝備中心,遠景能源零碳產業園落地。杭溫高鐵2024年通車,拉動沿線GDP貢獻2%,就業3%,旅游4%。溫州定位區域樞紐,避免和杭州寧波同質競爭。民營經濟仍是支柱,2025年中外學者聚溫州談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思路。
這事兒給其他城市啥啟示?房地產不能當核心引擎,溫州證明,靠炒房推高房價是無根之木,政策一變就崩。泡沫破滅不光資產縮水,還擠占實體資源,拖累轉型。產業才是王道,溫州從危機中爬起,靠制造業升級和基建回血。普通地級市得找準定位,借區域協同發展,別一窩蜂炒房。溫州現在沖萬億GDP,證明擺脫依賴后,能走得穩。
溫州經歷這輪暴跌,民營經濟第一城的底子還在。房價從第一到跌幅第一,教訓深刻,但也逼出新生。未來咋樣,看行動。溫州模式升級版,或許能給全國民營經濟樹標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