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是咱們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九” 在傳統文化里是極數,雙九相疊,寓意 “長久”“長壽”,所以重陽節也成了專屬于老人的節日,藏著中國人對長輩的祝福與牽掛。后來,重陽節還被賦予了 “敬老、愛老、助老” 的新內涵,提醒我們再忙也別忘陪長輩說說話、做件暖心事兒。
![]()
談到重陽節的民俗,最先想到的肯定是 “登高”—— 這天帶著老人爬爬山、登登樓,既能舒展筋骨,又有 “步步高升、遠離災禍” 的好寓意。除此之外,古人還會插茱萸、賞菊花、喝菊花酒,茱萸能驅蟲避邪,菊花象征高潔長壽,每一樣習俗都藏著對家人的牽掛。還有吃重陽糕的講究,“糕” 與 “高” 諧音,希望老人身體硬朗、日子越過越紅火。
如今生活節奏快,可能沒法陪老人登高賞菊,但只要用心,一頓家常飯就能讓長輩暖心。重陽節這天,為老人包頓餃子再合適不過 —— 餃子形如元寶,象征福氣滿滿,親手做的餡料更是藏著心意。今天就給大家推薦 3 種 “福氣餡”,做法簡單,寓意還好,讓老人吃著開心,日子越過越美。
一、 蓮菜豬肉餡
蓮菜 “連” 著福,豬肉補著身,這餡的餃子一吃,愿老人身體節節硬朗,家里福氣連綿不斷!
![]()
1、蓮藕刮皮切薄片泡清水防氧化,小蔥切花、姜剁末;面粉加清水和少許鹽,揉成面團醒 15 分鐘。
![]()
2、肉餡中加姜末、1 調羹十三香、半勺料酒、1 勺生抽、半勺大醬、2 勺香油,順時針攪勻腌 10 分鐘。
![]()
3、水燒開焯蓮藕片 1 分鐘,撈出剁碎,和蔥花一起加入肉餡,繼續順時針拌勻。
![]()
4、面團搟皮包餃子,水燒開下餃子,用鏟子輕推防粘,煮沸后加半碗涼水,重復 3 次即可出鍋。
![]()
二、香菇玉米豬肉餡
香菇香飄遠,玉米粒滿倉,這餡的餃子一咬,愿老人每天都有好胃口,全家歲歲團圓不缺席!
![]()
1、玉米剝粒、香菇洗凈,水燒開分別焯煮:玉米煮 5 分鐘、香菇煮 3 分鐘,撈出控水,香菇切碎。
![]()
2、姜片、蔥段、花椒加溫水泡 10 分鐘成料水,分多次倒入肉餡,每次攪勻至吸收。
![]()
3、肉餡中加 1 個雞蛋、2 勺生抽、1 勺蠔油、半勺老抽,攪勻上勁,再放小蔥、香菇丁、玉米粒,加少許鹽和雞精,淋 2 勺香油拌勻。
![]()
4、用餃子皮包好餡料,水開煮熟,搭配香醋或辣椒油吃更開胃。
![]()
三、胡蘿卜羊肉餡
羊肉暖寒冬,胡蘿卜添紅火,這餡的餃子一吃,愿老人冬天不畏寒,福壽安康常相伴!
![]()
1、羊肉剁成餡,胡蘿卜切碎,大蔥、姜剁末,小蔥切花;1 小碗清水加花椒、小茴香,煮開后轉小火煮 5 分鐘,晾成料水。
![]()
2、過濾料水中的香料,分 3-4 次倒入羊肉餡,每次順時針攪勻至吸收。
![]()
3、肉餡加 1 勺生抽、1 勺老抽、半調羹白胡椒、姜末、鹽、雞精,攪勻后放小蔥碎、胡蘿卜碎,繼續拌勻。
![]()
4、大蔥碎加 1 勺香油攪勻,倒入肉餡再拌一次;搟皮包餃子,水開煮熟即可。
![]()
——老井說——
其實老人要的從來不多,不是多貴重的禮物,也不是多熱鬧的排場,而是我們愿意花時間為他們做一頓飯、聽他們說說話。重陽節的餃子,包的是餡料,藏的是孝心;咬下的是鮮香,嘗到的是陪伴。竟對老人來說,最好的福氣,就是我們常伴左右,讓他們笑著度過每一天。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社會新聞,分享市井生活和美食,關注我,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