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美軍那幾架B-2隱身轟炸機,總讓人覺得它像個老江湖,三十多年沒被打下來過,可現在對上中國這邊的防空網,事兒就沒那么簡單了。
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的馬克·岡津格這幾年老在報告里捅咕,說美空軍轟炸機數量少,威懾中國有點力不從心。他在2025年9月的報告《贏得下一場戰爭》里,就直指B-2這種老家伙在亞太滲透難度大,數量再少點,基本等于白搭。
想想看,要是美軍真派四架B-2從關島起飛,直奔大陸目標,這么點家底兒夠不夠?中國這邊米波雷達、殲-20、紅旗-9一鍋端,岡津格的分析顯示,成功率低得可憐。這不光是技術比拼,還牽扯戰略平衡,擱誰身上都得掂量掂量。
![]()
四架B-2對決中國防空,數量少就是硬傷
美空軍B-2轟炸機服役快三十年了,飛翼布局加特殊涂層,高頻雷達下截面小到0.1平方米,航程過萬公里,每架能帶八十枚JDAM炸彈或十六枚B83核彈。
從1989年首飛到現在,從沒被敵方擊落,這記錄聽著牛。可岡津格在2025年9月的報告里算得清楚,現役就十九架,實際可用十八架,要是同時派四架去威懾中國,風險大到爆表。中國防空網覆蓋廣,整合米波雷達和導彈系統,B-2的隱身優勢在長波下就打折了。
想想推演場景,四架B-2從關島安德森基地起飛,目標是大陸沿海設施。美軍會讓它們高空巡航,五萬英尺高度,亞音速飛行,避開已知雷達區。可中國有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從上方掃描B-2頂部弱點,信號直傳地面站。
距離拉近到六百公里,JY-27V米波雷達就上場了,2025年5月這東西在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亮相,長波長穿透隱身材料,鎖定概率高。岡津格的模型顯示,四架一起動,暴露風險疊加,單架還好說,四架就等于給對手送坐標。
![]()
再加空警-2000預警機,這家伙探測距離數百公里,能融合多源數據,向殲-20下指令。殲-20是第五代戰機,傳感器捕捉B-2熱跡和無線電信號,逼近兩百公里就發射PL-15導彈。
B-2會試著扔JASSM巡航導彈,射程三百七十公里,可紅旗-9B防空系統攔截高度和精度頂尖,2025年已升級,能在中段打掉來襲目標。岡津格報告里提,四架B-2的滲透成功率不到30%,因為中國網狀防空半徑超五百公里,B-2速度慢,0.85馬赫頂天,規避不了鎖定。
這不是空穴來風,2020年哈德遜研究所報告就說,美空軍轟炸機力不足以威懾中國,當時計劃縮到140架,現在B-1和B-2退役在即,B-52老化,事兒更棘手。2024年8月岡津格在國家防御雜志訪談里講,美軍出動B-2次數少,主要內部測試和演習,對外用得小心翼翼。
2025年3月,他又說空軍開始擁抱海上打擊角色,但B-2數量少,面對中國這種對手,威懾力打折。四架B-2聽著不多,可在高強度對抗里,每一架丟了都肉疼,美軍不敢賭。
說到底,數量就是硬道理。岡津格老強調,B-2設計時冷戰背景,現在對手防空進步快,單靠隱身不夠,得靠規模。中國這邊系統聯動,B-2想全身而退,難。
![]()
中國反隱身牌面,米波雷達加殲-20夠硬氣
中國防空技術這些年進步飛快,專治隱身飛機。2025年5月,電子科技集團在第11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亮出JY-27V米波雷達,頻率30-300MHz,波長1-10米,對B-2這種隱身目標探測效果拔群。
媒體叫它“隱身殺手”,安裝在軍用卡車上,高機動性,陣列設計大,展開快,能在數百公里外鎖定F-22、F-35甚至B-2。相比高頻雷達,米波不吃涂層那一套,直擊機身結構。
這雷達不是孤立的,配上空警-2000預警機,探測打擊一體,數百公里外發現蹤跡。空警-2000是大型預警平臺,雷達天線旋轉掃描,融合衛星和地面數據,指揮殲-20攔截。
殲-20服役十來年,2025年9月珠海航展上,開發者說它像針一樣刺穿防空網,隱身性能跨代,雷達探測范圍翻倍,能在高超音速下發射空對空導彈。紅旗-9系列導彈系統針對隱身目標優化,攔截高度五萬英尺,精度高,2025年已列裝多地。
![]()
這些裝備不是擺設,2025年1月,中國展示高超音速空對空導彈,模擬打B-21和伴飛無人機,軌跡直指隱身弱點。亞洲時報報道,這武器讓美轟炸機頭疼。
岡津格報告承認,中國防空網進步有目共睹,米波雷達讓B-2回不去。2025年7月,Strathea分析說,JY-27V是現代戰爭游戲改變者,對美第五代機威脅大。
中國這些年投了不少在反隱身,衛星鏈路加地面陣列,覆蓋西太平洋。B-2再牛,面對這種組合,暴露概率高。四架一起上,等于集體靶子。
美智庫老說中國轟炸機H-20還嫩,可防空這塊,中國實打實領先。2024年4月,國防一號報道,中國新隱身轟炸機不如B-21,但反制手段硬。接地氣說,中國這盾牌,B-2的矛戳不動。
![]()
B-21接棒在即,美空軍加速補短板
B-2老了,美空軍盯著B-21“突襲者”當接班人。2022年12月首飛,2024年1月開始測試,2025年10月,諾斯羅普·格魯曼期待年底新合同,加速生產到每年六架。
空軍計劃買至少一百架,2030年初步作戰能力,數字工程讓雷達截面更小,航程八千五百公里,核常兩用。岡津格在2025年9月報告催國會批預算,說起碼兩百架,才能破中國防空。
2025年9月12日,空軍與太空力量雜志報道,岡津格和合作者建議快速采購B-21,應對亞太挑戰。10月21日,諾斯羅普說談判恢復,資金注入低速率生產,第三架機體成型。
設計繼承B-2,但融入AI和網絡戰,掛載高超音速武器。2025年3月10日,國家防御雜志訪談岡津格,他說空軍海上打擊角色擴大,B-21是關鍵。
![]()
中國這邊不閑著,2025年5月升級JY-27V,精度95%,戈壁測試鎖定靶機。岡津格6月研討會上投影這些,強調對抗緊迫。B-21上場,事兒沒完,美空軍得砸錢補數量短腿。
中國反隱身迭代快,博弈繼續。說實話,這輪技術賽跑,誰先卡住對手脖子,誰就占上風。美智庫喊B-21救場,可中國盾牌也升級,平衡難說。
總的看,岡津格的推演點明問題,四架B-2對華威懾弱,中國防空硬剛有底氣。空軍得反思,數量和技術雙管齊下,不然亞太天平歪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